一片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土地,如今蝶变为生机盎然的“共享菜园”;一群互不相熟的社区居民,因播种、收获而成为“田间挚友”;一场场热闹的“丰收节”“厨艺大赛”,让“陌邻”变“睦邻”……在璜土镇华湖社区,两位人大代表携手居民和社会力量,以“共享菜园”为纽带,实现了从“荒地焕新”到“邻里破冰”、从“资源循环”到“情感共融”的华丽转身,编织起充满温情的“邻里共富生态圈”。
代表牵头破题闲置地
激活社区“沉睡资源”
位于澄常交界处、邻近常州主城区的华湖社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零星分布、长期闲置的边角地块,逐渐成为垃圾堆放、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如何让这些“沉睡资源”焕发新生,身为江阴市人大代表和华湖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曹洁一直记在心上。
土地是居民的“根”,更是居民的“盼”,与其荒废,不如变废为宝,让居民亲手“种”出家门口的幸福。为此,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后,曹洁与璜土镇人大代表周烽共同发起“共享菜园”改造计划,在曹洁的牵头下,社区居委会和群众们就菜园的投入、蔬果品种、种植模式等共商共议,并确定了“居民提案—代表督办—多方落实”的推进机制。经过短短两个月时间,首批20亩共享菜园成功落地,种植了茄子、番茄、黄瓜等易成活、高产的蔬果品种,产出的有机蔬菜直供企业食堂,剩余部分通过“周末农夫市集”义卖,所得收益用于反哺困难家庭,昔日的荒芜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代表赋能循环经济
引领群众“绿色先行”
“共享菜园不单纯是一个种植田块,更应该成为推动社区生态循环的重要平台。”在曹洁代表的推动下,社区居民们纷纷加入循环经济实践活动中来,有的捡拾枯枝落叶转化为天然肥料,有的拿出家里的废旧家具变身田园栅栏,有的巧手把塑料瓶制成育苗盆,各展所长把废弃资源最大化利用。
为了在社区打造一个“资源循环、技能共享”的微型生态圈,曹洁邀请退休干部、90后宝妈等社区能人开设“便民工作室”,为居民们讲授环保酵素制作课程,鼓励居民参与除草、施肥等劳动,积累“绿色积分”兑换蔬果或社区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生态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代表营造“邻里温情”
烹出邻里“幸福味”
在人大代表的牵头下,华湖社区多次组织“丰收节”、“厨艺大赛”等活动,把“共享菜园”打造成联系社区邻里情感的纽带,让居民们在共同的劳动与分享中加深了解与友谊。菜园里,居民们一边采摘着新鲜的蔬果,一边唠着家常,孩子们在田埂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充满了菜园每个角落。此外,曹洁还想方设法建起了“共享厨房”,供居民预约使用,进一步拉近了邻里间距离。在她的倡导与努力下,华湖社区的居民们逐渐从“陌生邻里”转变为“温情家人”,“共享菜园”不仅种出了新鲜蔬果,更“种”下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成为了社区凝聚人心的温暖“港湾”。
“让社区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共同体。”曹洁说,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她要深耕基层,聚焦群众关切,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和社区共富绘制美丽画卷贡献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