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璜土镇常泽桥村,连片平整的耕地绵延如毯、田垄规整,静静等候水稻规模化种植“首秀”。昔日的“补丁田”蜕变为现代化高标准农田,这其中离不开璜土镇人大代表、常泽桥村党总支书记仇震亚的努力实干,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了履职为民的厚重答卷。
常泽桥村地处璜土镇最南面,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耕地零散,土地效益低下。作为人大代表和村负责人,仇震亚深感肩负责任之重,经多方调研,决心带领干部群众整合零散耕地、林地、园地资源,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造,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撬动乡村产业升级、生态优化、民生改善。
“土地整治不是简单‘翻土’,而是要科学规划,让每一寸地都活起来!”仇震亚牵头组成专项工作组,结合国土“三调”数据和卫星遥感图斑,深入田间地头逐地块踏勘,明确整治范围、地类性质及权属关系,确保工作精准实施。
针对部分农户关注的权益保障问题,他又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听民意聚民智的优势作用,带领工作组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宣传”方式,逐户解读土地整治政策,与农户面对面沟通协商方案,引导群众理解政策要求,凝聚工作合力。
在达成共识后,仇震亚紧盯整治全流程:协调专业机械进场作业,实施“土地平整—作物种植—设施配套”一体化改造,优化沟渠布局提升灌溉效率,采用树枝清理运输一体化作业模式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每个环节都有他奔忙的身影。目前已累计完成60余亩零散地块整合,“整治后的连片耕地将重点发展粮食种植,同步在河道、道路等生态区域增植生态木,实现藏粮于地与生态增值并行。”仇震亚介绍。
“代表履职不是简单地当政策‘传声筒’,更要做发展的‘实干家’。”仇震亚表示,接下来将加强整治地块后续管护,提升耕地质量,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整治后的土地成为集体增收的“聚宝盆”、村民致富的“希望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