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听人大代表们的心声~
(信息时间:2025-01-06)  点击量: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市长王琪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们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实际,话成绩、谈感受、提建议、谋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擘画新蓝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代表们的心声!

周云华 市人大代表

城东街道寿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作为“刚硬宁”的人心齐、民心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城市精神。2024年,我市经济在承压奋进中持续向好,城乡面貌精彩蝶变,尤其是民生实事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从交出八个新答卷谋划全年工作。作为一名基层社区的人大代表,我将以此为目标导向服务居民,坚定实干为要理念,立足基层,切实解决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担负起社区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为建设和谐幸福社区而奋斗!

徐丽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云亭中心幼儿园教科室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发展、动能活力、城乡面貌、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五个方面对2024年工作作了全方位的总结,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体现了政府一年来为人民幸福所作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同时,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谋划全新发展蓝图,为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有力举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深耕本职工作,持续学习成长,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刘慧 市人大代表

长寿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我市在推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的扎实举措与全面规划,令人振奋且充满期待。援企稳岗、扩大就业、住房保障、全民参保、帮扶助困及养老托幼等,提升了民众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教育领域的“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和学校建设项目,既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将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必将为我市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如何保障新校建设后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质量提升。相信在政府的精心谋划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群众美好生活新跨越,让城市更温暖、幸福、充满活力。

沈丽娟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教师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添动力、增实力、聚合力的好报告,用一系列数字反映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肯定了去年的成绩,明确了今年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报告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咬定“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目标措施具体、切实可行,为下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我将以身作则,与其他教师们一起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把“有学上”的基本需求转化为“上好学”,办好优质教育,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做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刘慧霞 市人大代表

中船澄西公司高级工程师、船舶研发设计师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部署让我倍感振奋。报告明确要“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企业智能化发展方面,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科创人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将沉下心来,潜心钻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薛栋亭 市人大代表

申港街道申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对美丽农居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这是用实打实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25年我们将启动宋家圩美丽农居建设,计划完成农房改善近 300 户,并结合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不断扩大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更具特色、更高品质、更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同时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建立村和群众共谋、共治、共管、共享联动机制,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加强示范引领,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为乡村振兴夯实环境基础。

缪文彬 市人大代表

双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以亮点纷呈的数据交出了一份收获满满、鼓舞人心的“成绩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谋划了一张精准务实、催人奋进的“施工图”。报告中强调的“推动四大战新产业深耕风光氢储、先进封测、车船装备、中药颗粒和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产值占比不断提高”,为我们企业发展新能源增添了信心。双良集团将一如既往聚焦主业、多元发展,大力培育制氢装备、多晶硅还原炉、电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顾玉萍 市人大代表

华润制钢有限公司产品开发工程师

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数据详实,既展现了过去一年全市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乡面貌、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描绘了“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大关”振奋人心,面向2025年作出的“壮大优质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指引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企业科技工作者,我备受鼓舞、充满力量。

朱晓华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科长

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明确、内容详实、举措得力,全面勾勒出“强富美高”新江阴的宏伟蓝图,彰显出高瞻远瞩的布局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报告中着重提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犹如一场“及时雨”,通过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必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连续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中医师,对报告中提到的“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尤为关注。在传承方面,我深感必须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养更多中医人才,让传统中医技艺薪火相传。接下来,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更精湛的医术投入到工作中,为守护民众健康全力以赴,为医疗事业繁荣贡献自身力量。

江静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富卫防静电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报告描绘了江阴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在“科创江阴”的持续推动下,各特色产业园正加速落地,周边上下游企业享受到了产业集聚带来的资源优势、品牌效应和创新示范效应,产品含“研”量不断上升。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企业的人大代表,我将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智转数改网联生产等创新举措,提质增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江阴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多做贡献。

  

焦艳芳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璜塘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代表,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感振奋和鼓舞。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展现了“刚硬宁”的肯干、实干、“慧”干。报告中提出开展“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高中+高校”合作共建;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创建等等,展示了政府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这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将用好三尺讲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张星伟 市人大代表

祝塘镇五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部署,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地处锡澄一体化和霞客湾科学城的前沿地区,五福村将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加快推进荡南新农村建设二期工程,提升五福新农村建设品牌,结合霞客湾水系规划把五福白荡区域逐步建设成为一步一景的十里画廊和亮丽水乡,不断集聚乡村人气,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南大门、生态宜居的魅力村。

  

陆军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对2024年工作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全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充满着走在前列的意识、求真务实的姿态、敢于担当的责任、为民亲民的情怀。报告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高位统筹,强调坚持发展为要,从扩大市场需求、产业转型提质、科技创新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更优的环境、更实的保障,让我们企业家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将积极响应号召,聚焦创新创造、聚力智改数转,在产品质量上实现新的提升,在市场份额上谋求新的突破,为“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陈晨 市人大代表

长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

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去年的成绩,明确了今年的任务,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事求是,措施具体。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支持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这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作为医务人员代表,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夏婷婷 市人大代表

长泾实验小学副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总结了市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还明确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求真务实、重点突出、科学谋划、鼓舞人心。报告中明确要求开展“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作为一线教师,我倍感振奋,将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发展中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作为市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职,深入调研和充分了解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为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峰 市人大代表

江苏云蝠服饰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科学系统谋划了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也是任务书,更是动员令,立起了5000亿之城再出发的“风向标”,画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立足本职岗位,领会会议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以云蝠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积极拼抢拓展海外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外贸蛋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孙伟 市人大代表

澄江街道农村工作和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成绩,干货十足,感受最直观的是城市建设方面,拆、改、建、管多措并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地铁高架开通让出行方式更多选择,道路桥梁建成让城东城西联系更紧密,国乐岛建成开放让老北门在传承文化中焕发新机。2025年的工作目标明确、举措务实,自我加压设置考题,看到了政府在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保障民生、守护安全等方面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将深入学习好、理解好、宣传好、支持好、落实好报告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在“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身力量。

  

宋萍 市人大代表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工作谋划准、民生情怀浓,是一个鼓舞人心、增强信心的好报告。新一年目标任务可望可及,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大家对未来可盼可期。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们将主动融入科创江阴发展大局,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大文章”,积极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资金链“五链融合”的产融生态服务模式;助力营造创新生态,“一企一链一策”量体裁衣,适配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锻造产业集群的发展韧性,以项目与资金的双向奔赴,推动江阴“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良性循环;助力提升城市能级,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养老、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激发消费潜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百姓生活品质,为江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贡献金融力量。

  

章希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金信营销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天听了政府的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江阴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民生实事各方面成绩斐然,亮点颇多。2024年,我市经济发展在承压奋进中持续向好,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创载体增量明显,工改成果显著,“科创江阴”战略推进卓有成效。作为企业界人大代表,我认为,企业作为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链接者”、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动者”,要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通过数字化转型、梯度化提升,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孙骥 市人大代表

江苏漫修(江阴)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作为一名经常往返于江阴和无锡市区之间的市民,我对于过去一年江阴城市面貌和交通方面取得的成果非常认可。锡澄S1线的正式开通运营,极大地提升了与无锡市区往来的便捷度和舒适度。长山大道、滨江路、锡澄路的部分路段实现快速化后,更是大幅缩短了我们的日常通勤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出行体验。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随着国乐岛、忠义街二期等场所的投入使用,市民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另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要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我期待有更多的重大赛事和文化活动可以落户江阴,让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更多的高质量体育赛事和音乐会。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将不断成为现实。

  

陆俊宇 市人大代表

市人大代表,宏建印刷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江阴连续二十二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榜首的辉煌见证,更是政府心系民众福祉、矢志为民造福的深情告白。展望2025年,政府工作将民生福祉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精心绘制的8份“新答卷”,正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诠释。我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也倍感责任在肩。报告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激发了企业发展动力。在未来工作中,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努力为江阴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徐嫣 市人大代表

江阴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兜牢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扩岗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让更多人有业可成、未来可期。市政府一系列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为江阴这座5000亿之城再出发积蓄了强大的底气。接下来,我将继续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积极投身就业创业工作一线,多听民声,多解民忧,打通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同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