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江阴市青阳镇人大锚定“三个维度”助力“工改”提质增效
(信息时间:2024-05-22)  点击量:
 

摘 要

“工改”通过改造低效工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从而集约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2023年,在“工改”纵深推进过程中,江阴市青阳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心聚力助推青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改”旨在通过改造低效工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从而集约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了破解发展困局,江阴市青阳镇以凤凰涅槃的决心和勇气,打响“工改”攻坚战。围绕“工改”这一中心大局,青阳镇人大依法充分履职行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为全镇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保驾护航,彰显人大时代作为。

助企纾困

加快“工改”速度

“很高兴也很感谢我的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尊重与支持,等搬进这边的新厂房,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将达到原来的2倍。”江阴市人大代表、无锡市万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在青阳镇智能装备产业园施工现场,看着即将交付的厂房,欣喜地说到。

  

时间往前追溯,2023年4月,在青阳镇人大组织的一次“工改面对面”座谈会上,李剑建议园区厂房的设计能适当考虑企业个性化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会后,镇人大立即督促工改办、规划建设科等相关部门与设计承接方展开会商,从企业视角对产业园设计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和优化调整,给入驻企业预留足够创造空间,方便设备摆放和生产调度,以适应现代化、智慧化、个性化的生产需要。

企业是“工改”的主体。2023年,青阳镇人大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间的纽带作用,组织实地视察与座谈7次,听取“工改”有关专项工作报告12次,召开督办会5次,帮助落实、解决企业诉求17条。通过人大代表、相关部门面对面听需求、实地视察看成果,让企业看到“工改”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坚定了企业全力助推青阳“工改”的信心,激发企业“工改”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为民解忧

提升“工改”温度

拆迁是“工改”的重要一环,这一过程触及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青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征迁工作各个环节,全力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保障了“工改”的顺利推进。

“拆迁是为了给我们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为了给我们老百姓建设更舒心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好事啊!我们都要支持,有什么困难,欢迎大家随时找我,我一定向政府反映!”2023年8月15日是一月一度的“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江阴市人大代表糜琴仙来到涉及拆迁的旌阳社区,向群众宣传征迁政策以及补偿安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锡澄快速路改造项目中,糜琴仙也是征迁对象,她不仅率先完成签约,并且与政府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入户,宣传拆迁和“工改”的意义,现身说“法”谈心交流,展现人大代表的格局和担当。

  

有“拆”必有“迁”,这么多拆迁居民如何安置?青阳镇人大以“我为工改献一计”为主题,围绕困难群体拆迁过渡安置问题开展大调研、大讨论。人大代表走访涉及拆迁的居民300余人次,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梳理共性问题后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形成了《关于推动基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提交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助推协调解决群众困难30余个。

着眼全局

延伸“工改”广度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如何让“工改”这步“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让全镇人民共享发展红利?这是无锡市人大代表、江阴市青阳镇党委书记邱振海时时记挂在心的事情,“发展成果要让老百姓共享,没有涉及到‘工改’的村和村民也不能落下。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让老百姓看得见清清的河水、浓浓的田景,擦亮农村幸福生活的底色。”

2023年5月,青阳镇人大借力“工改”城镇更新蜕变的大势,组织人大代表赴浙江多地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经验、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经验。“他们这个治理河道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这个农业观光旅游情境创设得不错!”……代表们一路仔细观察、认真学习记录当地镇村干部经验介绍,收集整理可供参考的实践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大代表把学习经验与本镇实际相结合,就镇村联合发展、“一村一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清三治”等问题形成代表意见建议20余条,助力“工改”红利为全镇人民共享。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