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2020年第7期)关于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时间:2020-07-29)  点击量:
 

一、基本情况

科创载体具有孵化企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助力,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全力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加速器1家,累计在孵企业916家,累计毕业企业800家。

1.集聚要素促保障,科创环境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落实“创新江阴”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市科创载体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管理团队,建立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关于建设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科创载体,在建筑面积、能级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奖补。载体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区和临港开发区为主阵地、重点镇街为新引擎的创新驱动“一盘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注册登记、教育培训、融资贷款、上市辅导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先后与100多家商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在孵企业提供VC和PE资金,解决园区企业后顾之忧。

2.多措并举提增量,创新动能进一步增强。筑巢引凤强动力,顾山镇打造云蝠跨境电商产业园,强化纺织服装产业链,为园区科创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金融商务、跨境电商等服务。腾笼换鸟增活力,融合发展汇合力,高新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有利时机,建立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导入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金融、人才等各方资源,加速项目孵化进程,实现“全球研发、上海孵化、江阴产业化”。离岸孵化蓄潜力,高新区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立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充分利用全球蛋白质领域优质资源,搭建中国和瑞典生物医药项目、人才引进和孵化平台,目前已经将诺贝尔奖获得者本特塞缪森教授的6个项目引回江阴落地产业化。

3.创新引领促发展,载体效应进一步放大。孵化链条逐步建立,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建立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链条、个性化的孵化服务。孵化成效逐步显露,成功孵化出远景能源、力博医药、紫米科技等一批行业翘楚企业,普莱医药获批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企业成长蓬勃发展,贝塔医药采用“股权换产权”模式,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了核药产业化进程。力博医药整合学术、市场资源,开办全球性学术杂志、共建国家血液基因库。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周边先进县市相比,不管是数量、能级还是成效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距离“创新江阴”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全局规划缺乏统领,品牌效应未能体现。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难以到位。我市现有较大规模的孵化器、加速器均建成于2013年前,相比周边城市科创载体的日新月异,我市创新源动力明显不足,也缺少招引项目的金字招牌。同时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对科创载体和企业的扶持缺少耐心和坚持,影响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市级层面规划缺失,板块片区各自为阵。在科技创新五年规划中,市级层面没有通盘考虑,缺少统领全局的科创载体建设规划,只是由各板块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建设科创载体,统筹协调性不强。招商定位不准,入园门槛有高有低。公办科创载体招商理念上偏向传统思维,往往看中亩均利税等相关指标,为科创企业设定了门槛,限制了发展;民办科创载体往往把科创载体建设与房地产捆绑,更看重现实盈利,对入园企业的把关和后期招商不力。

2.科创载体能级有限,发展理念有待提升。一是数量上有差距,发展空间不足。昆山市2019年新增科创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武进区在2018年科创载体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而我市近年未增加孵化器和加速器,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高新区生物医药加速器适宜于产业化的载体空间严重不足,少数户型因布局不合理入驻率较低。二是质量上有短板,引领作用不显。与昆山引进中科院、浙大、南大、杜克大学等中外知名院开展平台载体共建所相比,我市与大院大所合作稍显不多,重大科技公共平台、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存在一定差距,对比昆山的炫生活、邦融微电子等一大批在人工智能、指纹芯片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型企业,我市科创载体孵化的成效还有待提高。三是能效上有弱项,资源整合不力。部分科创载体老旧,管理水平低下,配套设施、科研仪器、科技数据等还不能实时共享、互联互通。

3.园区企业后劲不足,发展瓶颈亟需突破。一是自有资金普遍紧张。很多企业是轻资产企业,前期投入大,成长周期长,财务指标往往达不到银行要求,银行贷款难度较大,而民间借贷往往成本很高。二是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重研发,轻转化,像齐氏生物等依靠转让专利和技术服务获得盈利维持生存,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形成市场,丢失了利益空间最大的产业端。三是高端人才十分短缺。由于地理位置、城市能级等因素限制,我市高端人才招引难、扎根难,培养周期长、代价高,人才流失严重,像佰翱得、金泰克等一度缺少高端销售、管理人才而陷入发展困境,一些企业创业之初汇聚的优秀人才也纷纷流失。

三、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创载体是培养创新主体的主阵地,是积蓄创新动能的主平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建议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科创载体建设,强化科创载体基础性支撑作用,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当好排头兵,争做先行军。

1.要以更新理念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改善创新生态系统。要凝聚共识,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推进“创新江阴”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六攻坚六突破”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举全市之力新建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夯实发展后劲。要持之以恒,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创造更为稳定、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实现“结网捕鱼”到“蓄水养鱼”、“水畅鱼活”的转变。要直面问题,认清短板弱项,强化政策落地,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问题,提升载体专业化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量质并举。

2.要以更优规划构建发展蓝图,夯实基础积蓄后劲。要注重规划引领,抓住高铁高校建设机遇,建设东部科技创新城、西部临港产业城,重点打造高新区和临港开发区科创主阵地。要推进空间整合,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从“土地存量”中要“发展增量”,加大政策激励,进一步壮大科创载体规模。要发挥离岸作用,在外市外省外国建设科创载体,集聚上海、深圳、瑞典、美国、德国等地科研院所资源优势,补齐技术、项目等创新创业短板,推动生物医药等项目落地生根,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要加强市场引导,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运营主体,鼓励知名院校建设、运营重大创新载体,以院校雄厚的科研资源满足地方的创新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打造特色园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精准定位企业发展,实现孵化链与产业需求的资源重构,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厚植发展优势。

3.要以更实举措完善保障体系,优化创新发展环境。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业市场、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制订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路线图,聘请专家团队对企业产品研发、行业市场进行评估和指导。要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推广力博医药共建国家血液基因库、建立医疗器械实训基地的做法,整合载体内专家人才资源、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平台共济、人才共用、数据共享。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创新成果产权化、商品化和资本化,实现创新—盈利—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科技成果从“象牙塔”走进“生产线”。要创新人才引育方式,树立柔性用才理念,借助各类离岸科创载体,向创新人才集聚地区借智借脑,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同时引进“接地气”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来孵化器落户,在子女入学、出入境、就医、本地旅游等方面提供便利,定期举办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技术研讨、人才交流等活动。

4.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革新,提升创新主体质效。要建立健全招商引智评审机制,让行业人才评估专业水平,企业家评估创业可行性,风投机构评估创业风险,管理人员综合评估落地前景,提高入驻项目质量,吸引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入园发展。要建立健全全链条孵化体系,实现同一产业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为科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生态,培育企业发展的“硬核”动力。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按照不同阶段细化考核指标,对孵化期企业着重考核其创新能力,对加速期企业着重考核其产业化能力,对成熟期企业着重考核其经济效益,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清退。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