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2020年第6期)关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时间:2020-06-30)  点击量:
 

一、基本情况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把“旅游”元素充分融入各行业各领域,提升“旅游”内涵品质和综合价值,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形成新的旅游业态。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旅游农业文化体育等多领域资源要素整合,全域旅游大格局逐步形成,2019年接待游客约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5.27亿元。

1.夯实基础聚合力,要素保障进一步集聚。渊源得天独厚,江阴作为“游圣故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江苏学政、江阴要塞、刘氏三杰都是江阴靓丽的名片,现有4A景区2家,星级饭店9家。政策示范引领,出台《江阴市旅游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试行)》《江阴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加快全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完成海港大道等主干道旅游指示标识设计和更新,推进黄山炮台等重点文保单位新建和修缮工作,建成开放长江大保护展示馆。

2.融合发展显活力,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旅游+农业,成功推出以华西都市农业、璜土葡萄为代表的观光农业,以狮山湖、神宇农庄为代表的休闲农业,逐步形成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新模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旅游+文化,深挖文化底蕴,做足文化特色,举办海峡两岸徐霞客研讨会、“重走霞客路”等活动,传承徐霞客文化;举办刘天华民乐节、“刘半农文学生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纪念刘氏三杰;整合黄山炮台、远望2号、军博馆等军事文化资源,展示军事旅游亮点。旅游+体育,新桥镇依托海澜飞马水城,打造体旅产业融合示范镇,暨江苏省马术队训练基地落户以来,今年积极引进东武太极研修院、省武术队、省摔跤柔道队,开拓“以体促旅”新模式。旅游+美食,举办中国长江鲜·河豚节、长泾月饼节、金顾山水蜜桃节等美食节庆活动,隆重推出具有江阴地域特色的风味美食和传统佳肴,用美味留住游客的心。

3.创新引领增动力,旅游市场进一步活跃。市场运营添推力,城建产业发展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城市建设为中心,打造文化时尚新地标,加快推进忠义街和“国乐岛”项目,综合运营敔山湾区域,实现旅游、文化、音乐、体育大融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媒体跟进、游客参与的“四位一体”的旅游管理新模式。职能划拨强实力,旅游文化产业公司借机构改革东风,升级为一级国资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增强市场竞争力。主题引领有引力,顾山镇根据千年红豆树及其留下的相思爱情故事,打造中国红豆相思主题品牌小镇,并由相思爱情延伸婚俗文化,推出婚俗餐饮八大碗,带动相关经济文化餐饮产业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但对标先进城市,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一定差距,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是定位不够清,旅游业地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江阴自然、人文景观皆有,但参差不齐,点无关联,面无体系,与强大的制造业相比,我市的旅游产业过于弱小,国民经济占比偏低,主要原因是认识不高,定位不清,连续多年旅游业发展成效不显,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屈指可数,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我市的排头兵、领头羊地位不相符。

二是指向不够明,旅游发展规划执行不到位。我市虽然出台了《江阴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但操作性不强,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目标任务没有进一步细化。另外成效性也不明显,规划中的“江阴外滩”5A级旅游景区迟迟未建成,徐霞客省级旅游度假区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着摘牌的风险,狮山湖民宿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是融合不够深,游客旅游体验和获得感不明显。江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和省级文保单位16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与全国同类城市比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往往出现重保护轻利用或者重利用轻保护两种偏颇现象,实际融合度不高,旅游开发难有广度和深度,对游客吸引力不大,满足不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求。旅游集散中心缺失多年,缺少方便游客出行的服务指南和特色旅游地图。

四是观念显陈旧,旅游专业市场策划不突出。旅游从业人员层次不高,大部分是一线导游和酒店服务员,熟悉市场、擅长营销、敢于创新、精于管理的高端人才缺乏。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旅游项目依赖政府投资,旅游市场不瘟不火。城市宣传口号不响,没有像“常来常熟”那样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城市口号,很难让游客产生“叫我如何不想她”的留恋感。

三、几点建议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城融合、协调全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打赢重大项目攻坚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建议市政府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全力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擦亮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魅力,为当好排头兵、勇做先行军作出应有的贡献。

1.高点站位,全力营造协同发展大环境

要高起点谋划,把旅游产业提升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健全组织体系,形成政府牵头、镇街和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统筹将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富民脱贫、打造先进制造业第一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要高水平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统筹交通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规划有机衔接,“一本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要高标准建设,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量化考核细则,引进和储备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旅游业整体发展。要高品位宣传,把握市场需求,创新宣传方式,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广泛征求城市口号,打响“游圣故里”金字招牌,做到“养在深闺人亦识”。

2.汇聚合力,努力完善配套服务全体系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住集成改革机遇,补短板,强弱项,制定出台引导扶持“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适当降低奖励门槛、提高奖励上限、扩大扶持范围,建立健全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提升部门联动实效,汇聚工作合力,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狮山湖民宿等问题,为“旅游+”融合发展扫清障碍。三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借鉴和推广海澜飞马水城运营成功经验,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柔性用才理念,向“高精尖”旅游人才借智借脑;要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四是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挥民间资本灵活性和高效性特点,实现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旅游项目更加丰富,运营工作更加高效。五是要凝聚现代智慧力量,整合全市智慧平台,在道路交通、支付方式、信息共享、参与互动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人性化、多样化服务,提高游客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一部手机游江阴”。

3.找准融点,倾力打造经济社会新业态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需求侧的推动,要抓住融合发展这个关键点,促进业态融合、市场融合、消费融合,培育新业态,打造新产品。要推进供需融合,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树立成熟、理性的旅游需求,从“吃、住、行、游、购、娱”上升到“商、养、学、闲、情、奇”,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要推进产业融合,推广新桥镇集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的成功经验,融入文化内涵,汇入乡村元素,注入体育精神,引入味蕾美食,实现多产业融合大发展,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推进产城融合,将“旅游+”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推进南部高铁新城、北部滨江生态城、东部科技创新城、西部临港产业城建设,开放博物馆、展览馆,加快建设忠义街、“国乐岛”,擦亮“书香江阴”文化品牌,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产城融合的滨江花园城市。要推进江阴和长三角融合,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等方面强化区域战略协同,对接相邻城市规划,举办重点节会推销,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4.推陈出新,大力培育创新发展源动能

要整合现有资源,串珠成链,景点变景区,打造以华西农业观光、海澜马文化、长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顾山红豆为主轴的澄东南旅游带,形成以中山公园、要塞森林公园、军博馆等为主体的城市旅游带,以体育、军事、文化和生态元素提高旅游的影响力,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身心“留”下来。要发展夜间经济,推广海澜贡多拉夜游经验,通过戏剧汇演、文艺展示、体育运动等方式为夜间经济注入文体元素,延长活动时间、增加产品供给,拉动夜间消费,既留住外地游客,又兼顾当地消费需求,打造主客共享的游憩空间,培育壮大旅游市场。要适应新冠疫情新常态,推出本土游,集精品特色于一身,让江阴的百姓深度了解江阴,热爱故土。游华西新市村,览飞马水城,吃长泾月饼;摹晴山石刻,观狮山湖景,品璜土葡萄;赏紫檀工艺,听红豆故事,尝顾山八大碗。要开发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科技水平、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丰富旅游内涵,建立情感纽带,摆脱景区对门票的依赖,形成新的盈利点。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