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上升势头迅猛,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新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公众舆论密切关注的“热点”。就此,我们近期进行了一些调研,现将调查的情况和所作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通讯网络诈骗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上升势头迅猛,群众受损金额激增。1—9月,我市共立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638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2.5%,占全市刑事案件的39.07%;受损金额1.19亿元,上升90.58%,江阴全市每天受损44万元之巨。其中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有11起,单起最高被骗金额达384.2万元。1—9月,无锡市共立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2320起,涉案金额4.5亿元。
从发案占比来看,依次为贷款、代办信用卡类30.52%,刷单反利类诈骗17.51%,虚假购物、服务类9.67%,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类9.17%,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8.38%,其中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类案件又称“杀猪盘”,此类案件损失金额最大,高达4402.7万元,占总损失额的37%,其次为贷款、代办信用卡类1932.4万元,占比16.24%,刷单反利类1606.9万元,占比13.5%。
二、打击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开展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专项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抓手,组织我市有关职能部门、金融单位和网络运营商,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加大打防管控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是接警止付的效率提高。市反诈中心7×24小时运作,快速介入警情处置,第一时间完成紧急止付。今年1—9月,止付涉案资金共计1641.3万元,同比上升10.01%,冻结7094.7万元,上升59.22%。二是整体破案的效能提高。公安刑侦部门组织反诈专员,集约打研资源,全量研判,极大地提高了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整体破案效能。今年1—10月,共破获案件563起,同比上升131.2%;破案率20.4%,上升8.2%;抓获746人,上升1.91%。三是办案效率及办案质量提高。立足“以专业打职业”的理念,抽调和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组成侦、办、诉一体化的专门班子,办案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四是反诈宣传防范工作得到加强。反诈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发案形势,围绕高发案件类型和易受害人群,开展靶向式精准宣传;根据相关科技数据分析,对潜在可能受害人员进行精准预警。反诈中心成立以来,已精准预警3000余人,有效劝阻潜在受害人100余人,避免损失近千万元。经过全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的专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三、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随着通讯网络日益完善,网银业务快速发展,网购商铺逐步增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犯罪分子也借助网络平台载体,大肆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更加专业化、集团化的趋势,更具隐蔽性和跨区域性。
面对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必须高度重视和克服工作中还存在的难点和薄弱点,主要是:(1)侦查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通讯网络诈骗团伙诈骗手段和洗钱途径也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流上,诈骗团伙往往会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有意绕开反制、拦截措施,规避公安机关的侦查打击;资金流上,他们从过去的ATM机、银行柜台取现等传统方式向微信、支付宝、第三方结算平台等网上支付渠道转变,目前又出现向虚拟货币渠道转移的趋势。因此,公安机关很难通过骗子与被害人联系的通讯工具追查到骗子真实身份,也很难通过资金渠道的层层追踪而关联出诈骗团伙。(2)抓捕难。通讯网络诈骗团伙实施诈骗和操作资金的窝点不断转向境外。发案占比较多的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刷单兼职类、杀猪盘、冒充客服类、冒充“公检法”等五类诈骗案件窝点基本在境外,跨境抓捕的可能性极小。(3)办理难。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包括网络推广、实施诈骗、资金转移、办证办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和技术维护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各环节之间互不隶属、在利益纽带下共同合作的黑灰生态圈,在实际侦办中发现多数黑灰产业位于境内,有的甚至可直接作为诈骗共犯处理,在境外打击愈加困难的情况下,打击黑灰产业是目前全国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的重要方向。(4)在防范宣传方面还存在着联席成员单位参与度不高、防范宣传投入不够、群众防范意识不高等薄弱点。
四、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目前发展态势分析,打击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将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立足本地、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继续推行“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研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新手段、新特点,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反诈新举措,全方位、多层次、高强度推进打击治理专项工作。
(一)加强党政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全力推动各项打防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党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面推进、长期保持的局面。要把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工作纳入对各级及有关部门的综治、平安建设考核,加强督察检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要定期召开打防相关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健全完善打防措施,实现打击防范常态化。
(二)广泛宣传发动,全面筑牢通讯网络诈骗防护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协作联动,建立齐抓共管格局。要全力整合全市宣传资源,组织媒体、银行、学校、网络运营商等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做实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全覆盖”。一是覆盖基层社区。积极开展“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展板、散发张贴宣传资料等方法,让群众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时时能学”。二是覆盖银行网点。各银行网点要通过摆放宣传靠牌、张贴海报、播放防骗视频及字幕、设置ATM机防范“语音提示”等形式营造深厚的宣传氛围。同时,严格落实“三问二看一核对”及专人巡视制度,对可疑现象及时进行劝阻,切实把好最后一道关口。三是覆盖通信行业。各通信运营商要对电话用户进行集中语音提醒,四是覆盖新闻媒体。借助各种媒体,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报纸上,多形式宣传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常识,播放电视滾动字幕,利用公安微信、微博、QQ群,推送各类防范信息,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五是覆盖重点部门。着力加大校园宣传力度,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宣传防骗知识,让每位家长阅读,通过“小手牵大手”,放大宣传效应;民政、人社、卫生、残联等部门在通过服务窗口进行常态宣传的同时,根据不同群体,利用各自短信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发送防骗提醒。
(三)强化执法协作,破解执法难题。公检法要努力达成执法共识,着力解决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的执法难题,切实提高打处的质量和效率,震慑犯罪。
(四)加强警银协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各银行,认真贯彻《关于建立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帐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的通知》精神,就管理平台对接、涉案帐户紧急止付、快速冻结、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等进一步加强协作,提高反诈防控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强化技术反制。通讯部门要继续加强专线、网关、机房、话务中心的管理,依法规范主叫号码传送。对批量拨打本地号段、群发信息的号码,提交公安机关核实后立即报上级公司实施封堵拦截。
(六)强化破案打击。公安机关将继续发挥打击破案主力军作用,牢固树立“主动进攻、以打促防”的理念,对系列性案件,要适度经营、挖深挖透,力争打团伙、打网络、打链条,立足本地破全省全国案件。
江阴市人大工作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