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市人大有关决议落实情况和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21-01-13)  点击量:
 

—— 2021年1月13日在江阴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阴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实施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的决议,以及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关于实施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的决议》落实情况

市政府认真落实市人大《关于实施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的决议》,按照“聚焦重点出形象、关注民生优环境、提质增效求质量、长效管理要效益”的原则,奋力推进城乡建设十大重点工程(以下简称“1310工程”),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现实模样初步展现。

一、“1310工程”2017—2020年推进成效

四年来,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1310工程”顶住时间紧、任务重、拆迁难、资金紧等多重压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力实施145个重点工程建设,如期完工重大项目60个,有序推进项目53个,加快研究储备项目32个。

1.滨江亲水工程。共有项目16个,其中已完工项目8个,分别为船厂和鲥鱼港公园改造提升、望江公园、韭菜港公园、黄田港公园、应天河风光带三期、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和江阴城市记忆馆。在建项目7个,锡澄运河(黄昌河—长江段)整治工程定波水利枢纽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河道工程已开工建设;跨锡澄运河五座桥梁中临江路桥、林荫大道桥已完成下部结构,毗陵路桥西岸部分墩身施工,东岸围堰施工、驳岸拆除;长江水上综合执法码头已开展招标等前期工作;海事专业技术用房和引航专业技术用房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开始试桩施工;锡澄运河公园二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二期南段已进入施工招标程序,二期北段项目建设用地选址已公示。储备项目1个,为鲥鱼港公园二期。

2.靓山亲山工程。共有项目4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个,为敔山湾景观提升工程。储备项目3个,为环城森林道路、环城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和绮山水源地周边地区开发项目。目前,已编制完成《环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环城森林公园定山景区规划》《环城森林公园绮山景区规划》《江阴市环城森林公园花山景区规划设计》等,绮山水源地周边地区已完成城市设计研究。

3.交通畅通工程。共有项目46个,其中已完工1个,为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在建项目24个,储备项目21个。区域通道方面: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段拆迁已进入扫尾阶段,桥梁下部结构已基本完成,架梁工作正在开展;第二过江通道自2020年4月正式开工以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和第三过江通道(盐泰锡常宜长江大桥)已通过工可审查。锡澄一体化方面:锡澄城际轨道S1线红线内已基本完成拆迁签约工作,江阴外滩站、汽车客运站、南门站、南闸站、青阳站、徐霞客站已全面开工,全线市政迁改、土建工程按计划实施,进展顺利;S229江阴段(暨南大道—惠山交界)已开工建设;长山大道南延已确定设计方案,正在落实用地指标;暨南大道西延正在进一步优化方案;徐霞客大道快速化先导段已开展施工。畅通内循环方面:快速内环滨江路快速化改造正在进行方案深化研究;高铁综合枢纽PPP项目中长山大道快速化工程一期(东定路—半夜浜桥)已全面开工;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新澄杨线一期(花山路东—皮弄路)已进场施工;江阴站综合客运枢纽(北广场)正在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工作。高铁区域,下穿南沿江高铁18条规划道路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花山路(新澄杨线—新长铁路)、虹桥南路(花北路—大桥南路)、西桥路(虹桥南路—大桥南路)均已完成下穿南沿江段的勘察设计,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4.城市焕新工程。分别为南部高铁新城、北部滨江宜居城、东部高新科创城、西部临港产业城、锡澄协同发展区启动区5大区块。其中,南部高铁新城正在开展区域规划研究工作,《江阴主城南部片区空间发展规划》《绮山水源地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江阴市高铁枢纽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已完成,下一阶段将有序推进高铁枢纽区、南部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北部滨江宜居城已完成《S1线站点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等相关工作,以滨江、锡澄运河、应天河、白屈港地区为重点的各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东部高新科创城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十四五”建设初步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目前正在不断加大“退二进三”力度,全力推进星河科创园等重大项目建设。西部临港产业城已完成总规修编,南理工江阴校区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目前依托临港优势、港口优势、大学城优势正在推进临港科创园二期、南理工江阴创新港等重点工程建设。锡澄协同发展区启动区正在深化规划设计工作。

5.江阴绿道工程。共有项目8个,其中已完工项目5个,分别为江阴绿道工程一期、建筑安装和绿化景观工程及绿道标识牌建设完善、永安绿苑一期二期工程。在建项目3个,其中滨江道东延、湖山道北延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并与要塞森林公园黄山林区森林防火通道修缮提升项目融合建设;绿道连接线(振华港机—95营区段)完成方案设计。

6.文化提升工程。共有项目6个,其中在建项目3个,分别为八字桥公园、南门商业街区和北门国乐岛。八字桥公园土建、市政桥梁部分基本完工;南门商业街区完成忠义街南段主体工程,河东街完成桩基工程及基础工程的50%;北门国乐岛前期手续基本完成,施工图方案正在优化完善。储备项目3个,分别为祁头山遗址公园、佘城遗址公园和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7.环境整治工程。共有项目7个,其中已完工项目3个,分别为新河港连通工程、北横河水体整治和2020年江阴市绿化补植完善工程。在建项目4个,特色田园乡村和省绿美村庄建设推进顺利,璜土镇璜土村马家头等8个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其中5个村通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验收;长泾镇徐家宕等5个省级绿美村庄绿化工作已完成,等待省级验收。农房翻建工程累计开工2286户,竣工1898户。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100%。

8.五网升级工程。共有项目29个,其中已完工项目25个,分别为光大垃圾发电厂三期、城区污水主次管网改造工程、城区现状道路污水管网新建工程、农村供水管网及户表改造、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镇区污水主管网建设、排水达标区建设、澄江东路污水泵站改造工程等。在建项目4个,完成235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城区23条河道清淤和18条河道截污,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一期)和环境卫生运营管理中心均已完成主体工程,新建污水主管网240公里,完成农村供水管网及户表改造1.78万户,新建燃气管道638公里,完成2.3万盏路灯节能改造,开展多功能智慧灯杆试点。秦望山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应急线)于2019年1月投产运营,项目二期(常规线)已于2020年12月建成并完成联调联试,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于2020年12月试运行,工业废液资源化利用、园区中水回用、天然气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9.城市管理工程。共有项目2个,均已完工,分别为智慧城管、数字江阴地理空间框架和“天地图·江阴”维护更新项目。深入开展市容管理、户外广告、违法建设等专项治理工作,4年来共清除“三乱”35000处,拆除户外违规广告7300余处、15.6万平米,拆除小区违建50余万平米。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车位共享”模式,4年来新增公共泊位11000余个,构建高效便捷的停车供应与服务体系。全力打通网格化管理平台与“12345”公共服务热线、数字城管、城市啄木鸟等平台壁垒,构建市镇两级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联动管理网格运行良好。

10.民生实事工程。共有项目27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5个,分别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礼延实验学校、新澄江中心小学、敔山湾幼儿园、辅延中心幼儿园、市人民医院敔山湾院区、全民健身综合馆等。在建项目8个,滨江幼儿园、中医院易地新建已开工建设,人民东路小学、毗陵路小学、敔山湾第二幼儿园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妇幼保健院改建、杏春站功能优化调整、高铁站南部水系调整目前正办理前期手续,均在抓紧推进中。储备项目4个,为特殊教育中心校异地新建、梅园幼儿园新建、澄西高级中学新建和江阴公交停车场。

在当前宏观环境越来越困难,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的年景下,“1310工程”建设取得了上述阶段性成果,实属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的关心支持,凝聚着全市上下的辛劳与智慧,凝结着广大干群的激情和拼搏。这四年来,市人大专题审议和视察20余次,代表建议40余份,对“1310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办法,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成效显著;这四年来,市财政累计安排建设资金120亿元,PPP模式总投资292亿元;这四年来累计拆迁完成住宅13655户、非住宅1013户,累计拆除面积609.9万平方米。这四年来,我们始终注重民生实事的稳定性、连续性,既积极作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扎实实,久久为功,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美丽江阴建设在全市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不断推向前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美丽江阴建设的目标,对照全市人民的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受征地拆迁工作影响、建设要素保障不足、PPP模式管理经验欠缺等因素制约,部分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尽理想,项目建设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组织建设方式有待优化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学习借鉴,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城乡建设正处于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阶段,市政府将全面落实美丽江阴建设要求,以城乡建设高质量为导向,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宗旨,奋力推进城乡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高水平规划发展蓝图,通过优化总体规划、细化专项规划、强化城市设计,持续健全城乡融合、多规合一、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确保高水平规划能够高水平落地。以更高标准建设提升功能品质,通过加快打造重点片区,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彰显我市的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以更强路网建设增强城市能级,通过持续打通内循环、构建大动脉,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内畅外联、立体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让江阴城市的内核更聚、格局更大、发展空间更广。以更精细化的管理优化治理服务,通过坚持改革赋能,深化专项整治,建设智慧城市,不断健全长效监管重点,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丰富服务群众功能,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第二部分 《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的决议》落实情况

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认真落实《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的决议》,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方向,聚力“绿色发展”攻坚之路,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

一是坚持绿色引领,确立生态目标。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强化重点规划引领。围绕“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景秀、居美”的美好愿景,编制《长江经济带(江阴)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坚守生命线、保护发展线、扩展生态线,助推“美丽江阴”建设。全流域、全领域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制定《江阴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好长江大保护排头兵三年行动计划》《江阴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好长江大保护排头兵2020年工作重点》,排定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五十项硬任务,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序要求和责任分工,全面督促推进各项工作。

推动低端产能淘汰。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华能江阴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完成建设,完成3家小热电企业关停,建成璜塘热电蒸汽保供管网。全市非公煤炭消费量229.63万吨,五年压减非公用电厂燃煤175万吨。全力推进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全市未批园区外化工企业和化工项目。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3家,城镇人口密集区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19家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完成整改。

引导产业转型提升。出台《江阴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发展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等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工作,1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5家企业的12类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互联网+江阴制造”稳步推进,46家企业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五星级上云企业数量位居无锡市各板块第一。

二是立足保护优先,筑牢生态屏障。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守护长江河湖岸线。围绕长江沿线一公里重点区域重点部署谋划,推动《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修编稿的报批工作,持续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港口规划岸线从23.4公里主动压缩到16.85公里。坚持围绕“一江一河”城市T台总体规划,加快滨江标志区建设,东西向扩展滨江生态岸线,建成开放滨江公园、江阴城市记忆馆,南北向延伸锡澄运河生态岸线,应天河风光带、运河公园二期稳步推进。启动编制长江岸线及市级河道保护利用规划,完成45项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19项长江“三乱”及104项河湖“三乱”、96项河湖“两违”清理整治销号。

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7.92万亩,严格管控21.34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红线和108.1平方公里省级生态管控空间。持续推进利港窑港口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打造环境司法联合修复示范基地。完成成片造林6442亩,全力推进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87%。开展沿江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治理工作,20个废弃矿山治理均已进场施工,取得初步治理效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专项整治,累计减少农药用量约48吨,减少化肥用量约900吨。

推进长江禁捕退捕。成立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完成长江捕捞渔民建档立卡、渔船的征收拆解工作。通过悬挂长江禁渔宣传横幅、印发通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捕、不卖、不买、不食”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社会氛围浓厚。开展渔具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和非法捕捞渔具集中清理行动,清理插滩网68处、地笼网83条,销毁非法捕捞禁用渔具61套。重点加大“地笼网”“电捕鱼”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共执行长江非法捕捞行政处罚20起,公安部门立案27起,4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落实治污攻坚,擦亮生态底色。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大力提升环境监督监管水平,生态环境高质量实现新突破。

全力抢“蓝天”。紧紧围绕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全面加强燃煤、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改造治理工业窑炉74台,158台天然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或淘汰,完成28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3家企业码头、堆场完成扬尘治理任务。深化“点位长制”管理,制定大气治理“一点一策”,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强化精准施策,开展夏季VOCs、秋冬季PM2.5专项管控。深入推进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监督管理,每月开展机动车遥感路检。全市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优良天数比率77.9%,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全力保“碧水”。全面启动“美丽河湖”三年行动,制定11项专项行动方案,建立12个工作专班,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安全”的现代河网水系。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管理,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河岸整治等工作。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7个镇街园工业集中区全部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共接管企业3476家。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17家工业污水厂、20家城镇污水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开展城区河道整治,组织实施75个小区(村庄)雨污分流改造以及城区4大截流系统改造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1581个村庄治理,建成污水主管网151公里,完成24个排水达标区建设。新增1个国省考断面达到Ⅲ类,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8.9%。

全力争“无废”。继续稳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768家企业(地块)开展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对57个地块进行初步采样调查。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调查评估制度,启动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建立辖区内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台账。对63个变更用途的地块组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污染地块环境联动监管。大力推进固废处置能力建设,秦望山产业园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建成投运,飞灰填埋场三期工程完成建设,环卫运营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建成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四是推动问题整改,增添生态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幸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修编完成《江阴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阴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江阴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环境风险数据库、应急专家库、充实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健全指挥系统,保障信息报送,落实各项处置措施。环境应急管理平台实现预案备案和环境安全达标建设“零见面”,完成207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在临港化工园区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环境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突出问题整改销号。紧抓2018—2020年突出环境问题清单和各级各类督察交办问题,按照销号清零的目标,明确要求,压实责任,合力攻坚,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突出环境问题清单中的3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4个,全部完成整改销号,103件信访交办件全部上报通过销号验收;2017年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9个,全部完成整改,272件信访交办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上报销号;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3个,全部完成整改,140.5件信访交办件全部完成整改并上报销号。

全力化解环境信访。着力深化领导接访、全天候接访、信访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信访稽查回访等制度,设立领导信箱、网上投诉、市民论坛,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切实规范信访程序,强化信访预测防范,有效化解企群矛盾,做到及时调处,及时答复,确保群众满意,全市未发生因环境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20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814件,同比下降20.0%;其中省级以上信访93件,同比下降46.6%。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创造生态红利。全面围绕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总目标,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压实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制定出台各镇街园污染防治重点指标及工作月度考核办法,将环境质量考核细化到每一天,将工作落实在平时,月度平均成绩折合年度考核总分的70%。

落实警示约谈机制。强化对月度环境质量考核评分排名靠后的板块约谈,对上年度环境质量目标任务未完成的、连续超标3个月以上的板块,暂停对相关地区涉水、涉气项目土地的前期工作,有条件审批、区域限批的不再审批新增总量,环境质量恶化地区不得跨地区调拨输入总量指标。

推进生态能力建设。完善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审批制度,创新排污许可证监管形式,推行企业排污许可证分级分色积分式信任码管理。加快推进“测管治”一体化,建设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环境监管机制,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属地镇街园生态环境日常监管执法力量。创新环境监管模式,推进“用电工况监控系统”建设,完成上线企业1326家、监测点位1.3万余个。

当前,全市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江阴继续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定位相比,和“美丽江阴”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仍需大幅度提升、攻坚力度仍需大力度加强。下一步,市政府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目标方向,落实扎实举措,全力以赴推进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

一是注重责任落实,坚定不移保持战略定力。完善“断面长制”“河长制”和“点位长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强化“蜗牛警示牌”评比,以最严标准、最严措施、最严监管、最严问责为要求,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加大水气环境质量考核力度,真正将“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发展要求落实到位。完善部门污染防治攻坚考核细则,突出交办问题整改、联动工作自查自纠等重点工作,强化考核引导作用。

二是注重绿色优先,坚定不移转变生产方式。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升级改造现有村级工业集中区,实施印染行业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工业园区水平,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提高铁路运输和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强化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注重系统治理,坚定不移推动生态修复。把修复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长江岸线资源规划利用,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把长江江阴段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廊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坚持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四地”同建,提高蓝绿空间生态功能,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完成长江干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加强沿江防护林带和湿地建设。

四是注重精细管理,坚定不移深化污染攻坚。推进“蓝天幸福”建设,深化“点位长制”管理,围绕氮氧化物和VOCs协同控制减排,确保PM2.5平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改善。推进“碧水美丽”建设,强化“河长制”“断面长制”,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推进污水处理厂网建设和整合,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建设秦望山产业园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扎实推进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

五是注重提标争先,坚定不移优化管理水平。创新排污许可证监管形式,按照颜色评定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管差别化应用,实现有效的证后监管。加快推进“测管治”一体化,落实“五全”管理新模式。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和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启动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试点。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为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和美丽江阴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部分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建议办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态度,高位推动、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强化沟通、提升素质,全力抓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2020年建议办理基本情况

(一)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2020年,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173件高质量的建议,其中9件被列为重点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经济改革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发展、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内容。2020年6月18日,市人大、市政府联合召开交办会议,共有33个单位承担建议办理工作。在规定时间8月31日前所有建议全部办理和答复完毕,函复均送达代表和代表所在单位。其中,所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建议93件,占承办建议的53.8%;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建议66件,占承办建议的38.2%;A、B两类建议共159件,占承办建议的92%。受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一时难以解决、向代表做出解释说明,留作参考的C类建议14件,占承办建议的8%。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二)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重点建议聚焦了全体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切期盼。市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推进、落实举措,努力采纳和办成重点建议。

关于加快推动工业绩效成果应用的建议。2020年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初评结果已出炉。为获评A类企业的土地下降一等进行土地税源登记,已累计减税1995万元,增补资金近400万元。组织执行优质项目挂牌出让,已推出工业用地优质项目6宗,面积538亩,共为企业节约土地出让金7488万元。对于D类企业,实施土地招拍挂限制,差别化水、电、气价已开始执行。关于科学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的建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江阴市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江阴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全面推进基层社区治理。2020年底,我市每万人社会组织登记数达8.5个。关于启动绮山应急水源地周边地区规划开发建设的建议。编制完成《绮山水源地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结合规划新澄杨线、未来高铁站,对绮山周边地区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土地利用、设施配套、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提出合理可行的开发模式和建设时序,为将来该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关于更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制定下发《江阴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台4个方面85项具体举措,明确87项重点任务。出台“惠企25条”“支持外贸企业11条”等惠企政策。印发《重点骨干企业政务服务指南》,制定实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十六条”,推进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平台建设。关于加强农村村庄控源截污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制定《村庄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验收办法》。2020年新建污水主管网151公里,治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关于加强网络外卖餐饮安全监管的建议。我市现有提供网络餐饮的餐饮服务单位3200余家,凡上线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具备实体门店,提供具有可现场登录申请人网站、网页或网店等功能的设施设备。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同时持续对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及公示情况进行检查。关于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养老机构27家,机构养老床位8651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65家,日间照料中心16家,助餐中心、助餐点174家,居家养老床位6430张,医养融合的机构16家。接受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老人数近5.9万人,占比1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创新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完成模块建设。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全市现有农资经营单位119家,其中23家农资经营企业实行限制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三家农药生产企业实行一企一档制度管理。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于尽快彻底整改澄江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的建议。2020年度,完成5个小区消防系统维修,并细化排查其他所有高层小区,形成清单。首批整改小区包括:花园二村16、17幢;新华二村、三村;丽都花园五期、六期;阳光国际;鸿雁公寓。目前,鸿雁公寓已维修完毕,其余6个小区已完成工程量清单编制。

二、2020年建议办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市政府明确办理工作目标,规范办理流程,完善办理机制,加强督查指导,做好跟踪落实,统筹推进协调,较好保证了提案办理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办理责任。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标准,周密部署,作出批示。分管副市长牵头办理重点建议,对重点建议阅研批办、协调推进,确保成效。市政府办各分管领导统筹协调重点建议,在办理关于绮山应急水源地周边地区规划开发建设、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整改老小区消防安全隐患等建议时,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议,通过现场督查、听取情况汇报等形式,有效推动了建议的落实。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市人大召开人大建议交办会议,落实办理责任,完善办理机制,强化办理措施,提高工作标准。各承办部门按要求及时召开专题部署会,落实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办公室协调督促、具体科室承办的工作责任制,明确了任务、责任和时限,确保办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责任担当,细化责任分工。近年来,人大建议涉及领域不断拓宽,综合性较强。2020年,受疫情影响,建议交办时间及办理时间比往年缩短3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市政府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173件人大建议逐一进行立项登记,根据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细致分类,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科学确定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对办理难度大、分解落实有分歧的建议,分管副市长亲自组织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分清工作脉络,分析重点难点,确保建议分解到位。对责任单位较为明确的建议,市政府办公室压实办理责任,督促办理落实;对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多部门配合办理的建议,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召开协调会议,合理确定主协办单位。各承办部门顾全大局,主动作为,履行职责,强化担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且办理函复质量较高。市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面对办理件数多,办理任务重的情况,反应迅速、接件及时。市人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大局意识强,勇于担当,勇挑重担。

(三)强化沟通协调,凝聚办理合力。市政府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沟通联系作用,加强与市人大、各承办部门以及人大代表多方联动,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对《关于构建立体交通的建议》《关于尽快彻底整改澄江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的建议》等77件涉及多部门职能的代表建议,通过建议办理工作网络平台,协调主办、协办单位之间的部门联动,确保主协办单位按时联合推进办理。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建议,主会办单位均能承担责任,建立工作联系渠道;需要市政府决策的,及时向市政府相关领导汇报,并按相关程序组织上会研究。对于一次反馈不满意件,市政府办公室及时与承办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发函、电话沟通、面商等多种形式进行二次办理,及时了解代表真实意图,认真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有效提高办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狠抓督查督办,落实跟踪问效。市政府不断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查力度,突出抓好交办、答复、督办、总结等各个环节,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办理工作。实时掌握建议办理进展情况,梳理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督办意见,使推进难度大的建议得到有效的落实。建立重点建议每月跟踪落实制度,对办理进度进行汇总,呈报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领导。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对市十七届人大第一、二、三次会议以来的609件建议逐件进行梳理汇总,按解决类别进行分类,交由承办单位自查自纠落实情况,特别是对办理答复为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B类建议开展“回头看”,进行重点督办,并接受市人大的专题询问,进一步推进代表建议办成办实。

(五)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办理实效。市政府及各承办部门坚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扎实推进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不断改进办理方法,把办理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提前安排,统筹考虑,深入调查研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在办理《关于滨江路快速化改造的建议》时,对全市路网结构进行梳理研究,形成“两环九射多联”快速路网规划体系。市民政局在办理《关于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关建议》时,积极采纳代表提出的建议,结合自身重点工作,推动建议办理取得实效,印发了《江阴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实施办法(试行)》,完成7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2020年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代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遇到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人大代表建议时,个别单位的担当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单位研究处理不及时、衔接沟通不到位;少数承办单位对建议中涉及的一些难点,存在重书面答复、轻跟踪落实的现象。这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1年,市政府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准确把握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新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跟踪督办力度,使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和水平逐年提升,让代表和群众满意。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办理工作的责任。面对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的新形势、新要求,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将以更高政治站位和全局视角,不断深化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办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办理工作。

(二)不断拓展思路,创新办理工作的机制。进一步探索建议办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推进办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在落实好以往各项办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在抓实、抓细、抓深上下功夫,着力完善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办、反馈和跟踪等工作机制。

(三)强化督促指导,提升办理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督查工作机制,营造办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办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与市人大、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和交流互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舆论媒体监督,巩固办理成果,兑现办理承诺,确保办理工作公开、透明、及时、有效。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