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塘镇人大构筑民生实事项目全程监督链条
今年6月,随着沿线绿化工程的收尾,标志着祝璜路改造升级工程这一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工。祝璜路是江阴市祝塘镇西部交通主干道之一,西连长山大道,东接云顾路,全长3.381公里。因年久失修,2018年初祝塘镇人代会首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确定对该公路实施改造升级,共投资5000余万元,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将原来的双向机非混行两车道扩宽为14.5米的双向四车道,并新建了宽4米的非机动车道。改建之后,沿线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交通环境的便利和沿线整体形象的提升。
今年初,祝塘镇人代会再次票决确定了一批新的民生实事项目,包括景阳路等多条道路改造、高标准卫生公厕新建、文林中心小学教学楼、祝塘医院急救大楼扩建新建工程等8个项目。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实施的第二年,祝塘镇人大把提升监督机制水平和狠抓项目落实作为工作重点,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完善人大监督职能,使得件件实事早落地、贴实际、顺民心。
“三道程序”问需于民,代表“点单”畅民情民意渠道
在项目征集过程中,祝塘镇实行党委政府提、村(社区)提、群众提、人大代表提等“多类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为祝塘发展建言献计的积极性,做到群众自己“点单”。一是把好广泛初选关。在镇人代会召开前的三个月,通过镇党代会向各界代表发放征求意见表,并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走访等方式,公开征求人大代表和各行各业的意见,一个多月内共征集到民生实事项目信息16条,经汇总整理,归类合并成12项。二是把好候选统筹关。征集到的项目信息经镇党委会议、镇长办公会议、镇人大主席团会议讨论,并通过市、镇人大代表小组征询意见、充分酝酿,统筹群众急需急盼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因素,筛选出年度政府实事工程候选项目10项。三是把好民主票决关。在年初举行的镇人代会期间,由镇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报告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过程和项目概况,并将候选项目提交与会代表进行正式票决,最终产生8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广泛向社会公示。
“三重保障”压实责任,政府“接单”将民生实事办好
为确保工程实施取得实效,祝塘镇人大统筹谋划,政府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加强项目要素保障,规范项目协调管理,严格项目进度督办,推动8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地。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镇党委专门听取镇人大主席团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的汇报,要求镇政府及相关单位全力支持配合、加快项目实施,并成立祝塘镇实事工程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目工作的推进。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实施。项目票决确定之后,镇人大迅速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落实项目规划、建设、资金等,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确定了各项目建设计划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排出“时序表”、挂出“作战图”,定人、定责、定时,有力推动各项目实施。三是强化制度保障,规范项目管理。镇党委、政府将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督查,每月对项目进度进行督查通报,镇党委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十余次对道路改造、防汛工程、高标准卫生公厕等项目进行实地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召集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迅速优化改进,确保项目建设科学规范。
“三项重点”强化监督,代表“验单”促主体作用发挥
祝塘镇人大把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强化人大监督职能、促进代表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列入2019年度人大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充分调动代表积极性,全面纵深推进民生实事工作不断发展完善。一是注重过程监督。镇人大出台《关于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进行监督的通知》,结合代表个人专长,按照“处所就近、方便监督”的原则,对每个民生实事项目确定3至5名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工程按进度要求顺利实施到位。二是结合履职监督。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镇人大结合代表小组活动,先后四次集中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前往各项目现场,开展专题视察监督,特别是在与江阴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执法检查过程中,把民生实事项目列入执法检查重点内容,邀请建筑安全专业人员和人大代表一起,深入拆迁安置小区和医院急救大楼工地开展实地检查,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好做实。三是形成合力监督。一方面,广泛动员人大力量,充分发挥代表联系选民作用,结合每月10日开展的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推进的意见;另一方面,及时将代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强化督办反馈,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让民生实事项目“开花结果”更接地气。 (胡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