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意见
(信息时间:2019-11-07)  点击量:
 

市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25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8年财政同级审查出问题整改、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决议执行(2017—2019年)、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民主评议。现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关于2018年度财政同级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同级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部署及时、责任明确、举措有力,阶段性整改销号率达90%,整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针对整改中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市政府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压实整改责任。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加强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严肃性,自觉担负起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要把审计整改工作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做到责任不落实的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

二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建章立制。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要深入查找剖析原因,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控制风险,杜绝问题屡审屡犯,提升审计整改成效。

三要加强跟踪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对正在整改但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市政府要进一步抓好跟踪督查,加大整改推进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整改到位。针对审计反映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市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工作,为明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做好准备。对审计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方面问题的,要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着力营造建设工程领域良好生态。

二、关于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决议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城乡建设“1310工程”实施三年来,市政府面对严峻形势,持续强攻突破、负重前行,统筹做好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建后管理等工作,十大工程项目呈现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同时,还存在部分重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滞后、建设要素保障难度加大、征地拆迁不到位等问题。会议要求市政府:

一要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全力以赴抓好“1310工程”各个项目建设。要及时研究区域城乡建设新趋势、新变化,尤其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长江大保护等时代课题、当下任务,实事求是地对“1310工程”项目作动态调整优化。要科学编排项目落实计划和建设时序,对民生急需、基础功能性强、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形象的要予以优先考虑、重点保障。

二要优化设计,加强空间布局规划管控。要抓住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机遇,积极转变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实现“1310工程”项目建设与空间利用、产业发展衔接配套。要持续优化城市设计和单体项目规划管理,强化高铁枢纽站、城市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研究,有效改善我市城市形态。要高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探索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和开发,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提高城市生态宜居指数,加快推进环城森林公园建设,积极研究滨江绿道、绮山备用水源地综合利用方案。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各类村庄的建设、整治实行分类指导,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真正发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要加强管理,提升城市建设质量水平。要建管一体,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百年工程。落实工程五方主体责任,强化质量监管。加强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督促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加强建后监管,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保证项目发挥长期效益。要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科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水平。

四要齐抓共管,集聚形成项目建设强大合力。要加强“1310工程”指挥部的统筹指挥协调能力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强化部门职责分工与落实,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改进土地征收机制,完善拆迁补偿政策,突破司法强拆难关,提高拆迁清障效率。要总结PPP项目前期实施的“得”与“失”,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管控,促使项目建设工期更合理、管理更高效。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激发广大市民参与推进“1310工程”的积极性。

三、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通过规范办理程序,强化督办措施,代表建议办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还存在建议办成率不高、少数部门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会议要求:

一要进一步加大建议落实力度。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主题教育具体实践,切实将思想上的重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将答复视为落实工作的新起点,切实付诸行动,努力在建议所涉问题的解决率和建议转化率上下功夫。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及时体现阶段性的办理成果,提高代表和群众对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对已作出了承诺解决措施的,要按照计划,抓紧推进工作,加大办结力度,使计划尽早兑现。

二要进一步增强办理合力。要强化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责任,通过约访、见面会、邀请视察、情况通报等形式,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向代表汇报办理情况,拓宽代表知情明政渠道,提高承办工作透明度,增进承办单位与代表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要加强业务培训和综合协调,推进各承办部门之间、承办部门受理科室与办理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建议办理合力。

三要进一步提升办理实效。要采取派人督办、前期催办、下发督办通报等措施,强化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办,建立定期跟踪检查、汇报和沟通制度,及时汇报办理进展和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代表要增强依法履职意识,主动跟进建议办理,客观评价建议办理工作,促进办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建议办理,切实提升建议办理实效。

四、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评议意见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不断健全救助体制机制,有效拓展救助内容,逐步推进救助工作信息化,初步构建了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为基础,专项救助为配套,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村级医疗互助为创新,深度救助为兜底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新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会议对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结果为满意。会议指出,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救助合力有待增强,信息共享不充分、救助精准度有待提升,基层力量薄弱、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救助方式单一、社会力量参与有待加强等问题。会议要求:

一要强化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大意义,树立以困难群众为中心的救助理念,主动适应多元化救助需求,强化多维度救助、造血式救助、综合型服务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的整体性、针对性、有效性。要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救助知晓率和认识度,在救助的同时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开展自救,早日摆脱困境,让有限的救助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积极引导慈善机构、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社会救助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满意”的良好工作生态。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和联动机制作用,增强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统筹能力,形成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功能充分发挥、各项社会救助资源充分整合、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相互衔接合力保障的良好格局。要强化社会救助统筹实施,针对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统筹各项救助政策和资源,实施综合救助。要建立市级社会救助综合绩效考评机制,全面客观衡量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救助工作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整体合力。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增强救助效能。要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不断优化受理、分办、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要完善多渠道信息核对机制,强化申请人收入和财产申报承诺,规范入户调查、邻里走访、民主评议等程序,加强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核对及时性和准确性。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救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清理和整顿活动;依法公开救助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坚持责任追究与资金物资追缴并举,将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提升社会救助的严肃性。

四要深化信息应用,着力打造智慧救助系统。要强化救助信息数据归口管理,加快全市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升数据分析利用能力,真正构建功能模块齐整、信息数据齐全、应用能力强大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要加强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不断扩大信息核对范围,提升信息核对技术能力,对暂时无法获取的数据,要与数据持有单位积极沟通,建立离线核对协作机制,要积极发挥上级核对平台功能作用,缩短核对时间,提升核对效率。

五要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逐步健全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镇街层面社会救助横向协同。要积极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科学调配基层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要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有效缓解经济状况核对难、隐性收入认定难、评估打分量化难等问题,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精神慰藉等服务型救助,丰富救助方式和内容,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

 

 

 

江阴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11月7日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