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关于实施城乡建设“1310工程”议案决议2018年度执行情况的报告(书面)
(信息时间:2019-01-09)  点击量:
 

——2019年1月9日在江阴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阴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向大会报告全市2018年“1310工程”议案决议执行情况和2019年工作安排情况,请予审议。

一、“1310工程”推进成效

2018年,在中共江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安排、协调联动、督查问效、凝聚合力”的二十字要求,有75个“1310工程”项目列入2018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其中,已完工项目12个,已开工项目38个,征地拆迁及前期工作项目25个。

1.滨江亲水工程。建成开放望江公园、应天河公园东段,韭菜港公园主体工程完工,黄田港公园已开工建设,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五星桥至西门桥)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力争春节前完成招投标工作。

2.靓山亲山工程。完成耙齿山林相改造工程方案设计,完成环城森林公园绮山景区规划。

3.江阴绿道工程。江阴绿道大桥道建成投入使用,大桥公园绿化景观优化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永安绿苑段已经建成,应天河段正在施工推进。

4.文化提升工程。南门风貌区已开展城市设计和历史文化要素收集梳理工作,同时对接商业策划及运营合作团队,忠义街南段、河东街地块取得土地办理开发前期手续并启动建设。北门艺术岛已完成方案设计,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已完成《北大街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优化调整八字桥公园设计方案。

5.交通畅通工程。启动建设临江路桥、毗陵路桥、花北路桥等跨锡澄运河桥梁,芙蓉大道下部结构施工基本完成,长山大道快速化改造、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新澄杨线一期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完成沿江高速改扩建工程选址工作,第二、第三过江通道正在开展可研工作。

6.城际轨道工程。南沿江城际铁路已于2018年10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江阴段拆迁工作已按计划推进。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已启动项目可研工作。市域轨道交通S1线正在进行工可研究。江阴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前期各项规划研究扎实推进。

7.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旧城片区(城中村)、城郊接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河道、农贸市场、城乡绿化等7大板块的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教师二村、虹桥四村等12个老小区改造。

8.五网升级工程。绮山应急备用水源地建成通水。光大电厂三期建成投运,完成飞灰填埋场三期扩建工程施工及监理招投标工作。采取PPP模式实施村庄生活污水及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大力推进污水厂网整合提升,继续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完成农村供水管网及户表改造、集镇区污水主管网、排水达标区深化建设的年度任务。

9.城市管理工程。完成数字城管、啄木鸟平台与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工作。智慧交通方面,正在优化城区道路红绿灯配时,建设交通管控平台以及违法停车自动抓拍设施。规范停车方面,梳理主城区可利用资源及商品房、商场等配建停车泊位情况,共向社会车辆开放停车场所11处,在人行道或公共场地设置或配建向社会车辆开放的停车泊位944个。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拆除高立柱广告设施3块,拆除其它破损、废弃、违规设置广告设施203块。

10.民生实事工程。人民医院敔山湾院区建成投用,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已完成选址工作,正在优化方案设计。建成启用全民健身综合馆。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启动建设,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正式签约。竣工验收春申幼儿园,有序推进辅延中心幼儿园、敔山湾幼儿园、立新中学施工建设。持续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建设,新增100个公共自行车网点和80套电子公交站牌。

“1310工程”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压力和挑战:受制于征地拆迁、土地空间等因素制约,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不尽理想,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市“1310工程”建设节奏。城乡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新思维、拿出新办法来予以解决。

二、“1310工程”推进计划

2019年,坚持“一张图立足长远、一股劲干好当前、一条心建设家乡”的原则,紧紧围绕“1310工程”建设一条主线,全力以赴抓推进,确保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见成效、出形象。

1.攻坚克难抓拆迁。按照轻重缓急、拆一片净一片的原则,全力攻坚沿江、沿河重点区块,保障“1310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对历史遗留区域的清扫,为项目建设、道路贯通、地块出让扫清障碍。今年,城区征收拆迁计划共涉及项目35个,计划征收拆迁民房2979户、面积554983㎡,计划搬迁企业88家。

沿江区域(共涉及民房792户、面积72517㎡,企业1家):锡澄运河两侧(黄田港桥北侧)计划征收拆迁民房724户、面积64217㎡,企业1家;山前路改造工程计划征收拆迁民房10户,面积2500㎡;鹅山路以西区域计划征收拆迁民房58户,面积5800㎡。

沿河区域(共涉及民房486户、面积104172㎡,企业10家):锡澄运河(西门桥—杏春桥段)两侧计划征收拆迁非住宅10户,面积1172㎡;(杏春桥—毗陵路段)两侧计划搬迁企业10家;(毗陵路—芙蓉大道段)两侧计划征收拆迁民房476户、面积103000㎡,其中非住宅202户。

南门区域(共涉及民房540户,面积118600㎡,企业5家):联发市场周边计划征收拆迁民房500户、面积110000㎡(500户中涉及区域内道路建设需征收拆迁的民房为塘前路20户、面积5623㎡;通运路39户、面积7800㎡;大安路50户、面积11000㎡;青果路南延伸段62户、面积7920㎡。涉及道路建设需搬迁的企业为塘前路1家,通运路2家);澄南村委周边计划征收拆迁民房20户、面积6600㎡,企业2家;南门风貌区计划征收拆迁民房20户,面积2000㎡。

城南区域(共涉及民房880户,面积181675㎡,企业53家):立新五期北侧计划搬迁企业2家;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计划搬迁企业28家;新铁金属及其周边地块计划搬迁企业1家;新澄杨路计划搬迁企业16家;兴澄花山钢厂计划搬迁企业1家;花北路及其北侧区域计划征收拆迁民房179户、面积41000㎡,企业1家;璜铜桥地块计划征收拆迁民房290户,面积60806㎡;革新汤家庄地块计划征收拆迁民房30户、面积6600㎡,企业4家;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新澄杨线计划征收拆迁民房合计381户、面积73269㎡。

城中区域(共涉及民房64户,面积10800㎡):虹桥南路云龙公司西侧计划征收拆迁民房62户,面积8000㎡;人民中路北侧地块计划征收拆迁非住宅2户,面积2800㎡。

城西区域(共涉及民房217户,面积67219㎡,企业1家):通渡路西侧安置房地块计划搬迁企业1家;法尔胜903分厂周边计划征收拆迁民房20户,面积8228㎡;大卖场北侧计划征收拆迁民房47户,面积4000㎡;文富社区五里亭、王家场计划征收拆迁民房150户,面积54991㎡。

其他区域(共涉及企业18家):贯庄钢材市场及其周边地块计划搬迁企业18家。

2.全力以赴建项目。严格按照“建成投运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研究储备一批”的思路,分梯队、分批次有序抓好工程项目建设。具体安排为:

滨江亲水工程:完成韭菜港公园、黄田港公园、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应天河公园(花山路至梅园路段)建设,完成运河公园施工图设计工作,力争于2020年全面建成运河公园。做好引航、海事基地搬迁及江阴长江水上综合执法码头建设前期工作,今年开工建设综合执法码头,2020年建成投运。

靓山亲山工程:做好环城森林公园花山景区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开展森林公园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暴露垃圾,拆除违章搭建,强化规划管控,有计划搬迁散坟、企业厂房和民房,为后续森林公园建设腾出空间。

江阴绿道工程:继续推进绿道串联工作,3月份完成绿道大桥道沿线、园路绿化恢复;绿道滨江道工程与黄田港公园、韭菜港公园建设同步完成,绿道运河道工程与运河公园、应天河公园建设同步完成;推进绿道湖山道、滨江道、运河道的绿道标识标牌建设和设施完善提升。

文化提升工程:继续做好南门风貌区项目前期策划咨询和设计工作,今年实质性开工建设。做好北门艺术岛项目相关前期工作,加快启动建筑设计、国乐运营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八字桥公园。

交通畅通工程:全力推进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实施长山大道、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和新澄杨线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夏东路、塘前路等道路建设,建成S340江阴段、临江路西延伸段等道路工程。研究论证东环快速路,第二、第三过江通道公路接线等项目,积极对接沿江高速改扩建工程,构建最优于我市城市发展的快速化路网。继续推进建设临江路桥、毗陵路桥、花北路桥,力争开工建设春申路桥、塘前路桥。

城际轨道工程:全力做好南沿江铁路建设各项配合工作,正式开建南沿江铁路江阴段。配合省铁路办及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盐泰锡常宜铁路可研报告。进一步深化江阴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方案,尽快形成稳定、成熟方案,并启动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同步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开工建设锡澄轨道交通S1线。

五网升级工程:环卫保洁网方面,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分类处理工作,加快完成秦望山产业园园区产业布局,保障产业园可持续发展。安全供水网方面,继续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及户表改造工作,加快实施肖山水厂、澄西水厂40万吨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污水处理网方面,继续推进主城区截流区域污水管网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加大污水厂网整合力度。路灯照明网方面,加强照明设施维护管理,及时做好路灯新建、迁移、拆除等工作,确保照明设施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达标运行。供热供气网方面,新建天然气管网100公里,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3万户。

民生实事工程:启动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人民东路小学规划建设,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实现主体封顶,敔山湾幼儿园、辅延中心幼儿园、立新中学等竣工投用。推动中医院异地新建、妇幼保健院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杏春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新增15个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电子站牌75套。

3.多管齐下强管理。以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协同,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文明。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宜居。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开展道路整治维护,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建成投运18项防汛工程。以秦望山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加快固废危废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建筑垃圾、装潢垃圾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城区公厕合理布局、应建尽建。优化提升“城市家具”,全面提升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景观小品的品质品位。加快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江阴”,全面加强“一网一中心五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深化“从上到下全过程协同办理”“从下到上全方位处置反馈”的双轨运行模式,建立健全流转交办、协调联动、研判预警、监督考核等综合管理指挥机制。深化温馨周到的“最江阴”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对交通、环卫、市政等各领域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准调度,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有序、百姓生活更加便捷。

二是大力提升市容市貌,让城市更精致。提高城市净化水平。加快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一体化、集约化改革,推动环卫保洁由单一道路清扫保洁转变为综合清扫保洁,确保年内城区全面推行精细化作业标准。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推进100个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试点小区建设,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城乡黑臭河道整治40条。提高城市美化水平。加强道路翻新和街景改造,扎实抓好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全方位美化街容街景。规范设置、系统整合城区各类架空线网,杜绝“空中蛛网”。整治违法违规广告,确保审批、设置、施工、美化、安全、内容“六到位”。规范便民信息张贴栏设置、管理,彻底清除城市“牛皮癣”。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以江阴绿道、环城森林公园、“一江两河”区域为重点,扎实开展新一轮城乡绿化行动,把全市山体、河道、主次干道打造成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提高城市亮化水平。重点实施“一江、一河、一城、四区”亮化工程,营造精美城市“第二轮廓线”。

三是全面优化城市秩序,让城市更有序。大力整治经营秩序。扎实开展主干道沿线门店秩序整治,对占道设摊等常见易发现象进行有序疏导,切实做到“主要道路严禁,次干道路严控、背街小巷有序”;对规模型疏导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定点经营,切实做到保洁到位、摊收场清。通过集中整治,确保年底前城区主次干道停车和门店经营秩序有明显改观并常态长效。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市容秩序良好。大力整治交通秩序。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科学系统设置城市交通指路系统和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加大街巷微循环系统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力度,提升交通组织水平。结合城市道路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拓展停车空间,以配建停车位为主体、路外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积极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分类停车,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大力整治工地秩序。严抓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覆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均达到100%。大力整治小区秩序。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加大违法建设源头管控力度。全面排摸违法建设现状,建立违法建设基础数据库,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无锡市违法建设治理办法》,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巡查监管网络,实行条块联动执法,全面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有序“清零”存量违法建设。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