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三组
翟利岳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具体、恰如其分、见解独到、定位明确,令人对政府充满信心。但也有如下困惑:一、政府对小区物业公司该不该管?在寻求小区物业公司无用的情况下应找哪个机构反映?二、事业单位物品采购公开招标后,该物品不能如期和按标交付,谁对此负责任?政府哪个部门应对此明确作出答复?今后如何确保如期交付?三、学校公共安全问题处置十分重要,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市、镇两级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多元化解机制中,能否与医疗纠纷处置一样,成立相应的学校公共安全纠纷处置中心?
澄江四组
刘柏生代表:报告施政战略思路清晰务实,切合当前经济大环境。报告中很多数据基本反映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思路,简明扼要。特别强调了社会治理思路,这也是真正提升江阴市场文明、江阴社会文明的牛鼻子。希望政府立足产业强市,大力支持创新,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市场;在投入方面,兼顾城乡统筹、绿色环保、民生优先,让政府投入更有效率,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徐军伟代表:江阴在处理垃圾问题上,顶层设计要有超前意识,尽快补足生态短板,特别是尽快实施危废焚烧、填埋项目建设,让居民安居乐业。
王文清代表:作为金融系统的人大代表,将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等人代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同时结合报告中相关内容,依托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平台,联合各家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支持和普惠金融宣传,切实为企业、为民办实事。
澄江五组
王华明代表:这份政府报告回顾总结了上一届政府和2016年工作,同时对新一届政府工作进行了展望,明确了2017年度的政府工作重点,报告时间涵盖了前后十年。回顾总结用了100多个精确数据,其中两个数据尤为亮点:2016年政府设立100亿元产业强市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7.2亿元,这是市政府在新常态下支持扶持企业,给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松绑减压的有效举措。希望市政府建立长效机制,长期坚持,继续大力改善江阴经济发展的环境。
张浩荣代表:报告深刻、实在,对未来发展高瞻远瞩。作为来自实体企业的一员,要把创新驱动战略做实做深。面对困难,企业家也要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抱怨、不气馁、不躺下,加强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全力以赴练内功、多方沟通谋发展,只要企业有核心技术、产品有市场,未来就有前途。希望江阴各界多方合谋,实现政银企深度合作,打造江阴最佳投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大环境。
夏菁代表:报告在加快城乡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致力民生改善、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方面,都有很详实具体的回顾和展望,作为来自社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要把社情民意反映好,把人代会精神传达好,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深入群众,尽心尽力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让老百姓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澄江六组
钱刚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过去一年的工作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开局。作为企业代表,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需要高精尖人才。在报告中清楚地看到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年内将培养3000名高技能人才,这让我感动振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黄磊代表:非常赞同这个报告。报告用“发展第一、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团结实干”总结了五年的发展经验,成绩取得来之不易,报告为今后的工作谋划了蓝图,“鼓励和引导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听了振奋人心。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特别符合红柳企业特点,为传统纺织业转型指明了方向。要以报告精神为指导,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争取为江阴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陶敏霞代表:报告中提出了“致力民生改善”,坚定不移实施民生优先战略,体现了政府把民生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让全市人民对新一年乃至今后五年发展充满期待。希望政府加快推进城中村的改造,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让市民得到实惠,分享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带来的利益。
李岐霞代表:报告令人振奋,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作为江阴本地的实体经济企业,澄星集团在当前形势下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江阴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报告中提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我认为当前企业做大做强不是唯一目标,企业要讲诚信、要有社会责任,要有风险意识、法治意识,稳扎稳打地实现持续有效发展。
朱丽敏代表:报告鼓舞人心,今后的工作重点突出、方向明确。报告中提到了黄田港的搬迁,我认为还是要在搬迁的同时保留城市客运通道,方便长江两岸人民的出行,这可以留住我们城市的记忆。
熊黠代表:报告对五年工作的回顾主要围绕五大点内容,用数据说话,用成绩展现;今后五年“六大战略”是工作方针,是江阴市政府未来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意见。政府工作报告很务实,落实到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上,让人对江阴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