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江阴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简报(第8期)
(信息时间:2017-01-08)  点击量:
 

新桥小组

赵强代表:一要抓项目,培育后劲。主要是传统产业抓好技改投入,以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培育龙头型、基地型、带动型的优势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和高附价值优势产业,今年要全面摸底全市的存量空间,有针对性的引进项目增量。二要抓创新、增强动力。发挥企业积极性,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建平台,认真落实产业强市30条、创新40条,在全市上下形成以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鲜明导向。三要抓上市、防控风险。围绕报告提出的培育五家企业上市公司的目标,要整理上市的后备资源库,同时要在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理顺政策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在专精特优民营企业中筛选最具条件后备企业。四要抓生态、提升环境。全面落实“两减六治三提升”,重点抓好能耗下降,优良天气的天数和水质提高等工作,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吴广代表:要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型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特色镇,加快推进产业集聚,突出产业高端,做好四篇“实”文章。一是做大实体总部。做强海澜、阳光龙头总部的同时,在精亚、焱鑫等规模企业中培育总部经济新典型,保持财力稳定增长。二是做强实体主业。培育国内有地位、世界有影响的千亿级企业集团为目标,重点推进“海澜之家”民族品牌率先在东南亚地区开拓新市场。阳光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纺织工业园项目,与美国、以色列合作的现代医疗检测设备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做精实体“小巨人”。鼓励优势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提高行业话语权。新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行业“单打冠军”。四是增进百姓实惠。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精致城镇,健全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形象。确保大学城、飞马水城、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要做好四篇“实”文章,我们要积极发挥人才、品牌、资本、生态等优势,落实好民生保障,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新桥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站上新的台阶。

长泾小组

黄耀清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务实求真,客观直叙,对全市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归纳,用数据、项目、效果充实了汇报。报告围绕2017年中心工作提出的六大目标,详细阐述七大重点工作,对2017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进行全面部署。报告所提及的经济指标,有挑战、有压力,部分市场的小幅波动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经济指标也合理可行、符合实际,当前江阴经济总量和态势相对平稳,要对完成指标有信心,只有通过巩固了基层经济才能为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夯实基础。

虞卫才代表:报告反应全面、分析透彻,发展思路和重点非常突出,新的一年,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进一步发扬江阴精神,在市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树立创全国甚至世界一流的目标。一要在做强产业上进行提升。要把江阴经济做强做大做优,进一步发扬好江阴工匠精神,向着百年企业的目标不断努力。二要在做优城建上进行提升。要用好江阴的自然禀赋,落实好“1310工程”,提升整体城市面貌。三要在改善生态上进行提升。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层次,减少废弃物排放、整治工业废气等,加强大气环境治理;通过河道河流治污和城市污水收集,加强水环境治理;通过加快秦望山产业园建设,加强固废、危废治理。规划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城市绿道,使山更绿、水更清,把山水这种优质资源能更好的融入生活,是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惠民工程与富民工程。四要在民生建设上进行提升。江阴富裕程度领先国内同类城市,民生建设同样占居鳌头,但局部区域、部分群体仍然存在贫困问题,市政府已准备了深度救助基金进行脱贫帮扶。要以村为主导,成立互助会,使百姓生活收获实实在在的改善。新一年的目标已非常明确,任务已妥善部署,工作已科学分解,只要全市齐心协力,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抓落实,在新的一年一定能取得新的成绩。

六扬代表:报告务实、全面地总结了全市一年来的工作,取得成绩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报告也立足江阴实际,着眼发展全局,为下阶段工作设定目标,指明道路。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推进“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真抓实干发展乡镇经济,优化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特色镇。

陈晓平代表:江阴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并没有消沉意志,而是持续练内功、蓄内力。相信遇到经济复苏的时刻,江阴的重点龙头企业必将引领江阴各产业,踏着时代的浪潮奔向前方,为中国与江阴未来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政府也要通过出台产业强市、科技创新等相关政策,引导高效经营、高效管理等先进理念,为企业蓄势发展做好铺垫。

王新伟代表:报告对2016年工作及过去五年回顾,总结的恰如其分;对2017年工作及近五年展望,阐述的光明美好。作为基层政府环保方面的代表,当前面对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任务较重,问题较多,但报告也为今后的环保治理指明了方向,将按照报告要求,一丝不苟抓住整治重点,全心全意服务经济大局,脚踏实地改善生态条件。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