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孙小虎、唐仲贤、龚振东、黄耀清、陈佩民、郑元参加视察,副市长虞卫才陪同视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办、公安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城管局、园林旅游局、公用事业局、澄江街道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视察检查和座谈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一行实地察看了花园五村、绿家园路、步行街和中山公园、新华菜场等创建工作现场,听取了市政府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汇报,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调研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通过全面开展动员、大力营造氛围、不断健全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形成了上下协调、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创建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指出,虽然我市在全国文明创建工作上取得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市容环境仍有死角,整改力度有待加强;社会秩序尚有弱项,市民素养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存有缺憾,市政管理有待提升;突击整治虽有见效,长效管理亟待健全。
市人大常委会强调,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动员令、作出的承诺,是全市人民的共同目标和责任追求。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要紧紧锁定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履行职责承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坚定信心、持续发力,进一步健全创建机制和完善工作方法,真正能够扑下身子、一抓到底,踏踏实实把该做的工作一项一项推进落实完成,把突出的问题一个一个有效解决到位,尽可能地弥补弱项和不足,尽量减少失分环节,确保在考核测评中得高分,确保如期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二要统筹处理两大关系。一要处理好抓当前和利长远的关系。全力抓好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健全完善惠民利民、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文明宣传、素质教育等长效机制,以常态化的创建行动、孜孜不倦的创建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从根本上来解决影响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的一系列难题,并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真正彰显出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效和内涵。二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的关系。要从体制机制、工作载体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上入手,通过大力宣传文明理念、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奖优罚劣机制等途径,真正把市民广泛发动起来,发挥主体作用,下决心解决“责任盲区”“监管空白”“踢皮球”等问题和现象,切实做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实现城市管理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共同成长的良好格局。
三是要全力突破三个重点。一要在重点人群上突破。围绕未成年人这一重要群体,完善学校创建工作机制,加强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群体的文明理念和人文素质;同时加大对非法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手牵大手”等方式,增强每个家庭、全社会的文明意识,践行文明行为,遵守社会公德,浓厚文明氛围。二要在重点区域上突破。对考核监督的重点区域和单位,进行全面系统摸排,分类梳理问题,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统筹协调配合,集中力量对“脏、乱、差”状况实施重拳出击,进行大规模突击整治,确保干净整洁有序。三要在重点工作上突破。要进一步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深入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和交通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市民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坚决消除乱停乱放、人车抢行、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农贸市场、主干道、商业街区以及网格交界处等重点区域的规范管理,强化各类违法小广告治理,加强生活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坚决杜绝脏、乱、差问题反弹;进一步加大建筑工地和拆迁工地施工管理力度,施工现场必须采用硬质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土方作业、拆除作业必须洒水、喷雾降尘,车辆出入要实施冲水洗尘,建筑垃圾及余土必须尽快清运并实行密闭运输,确保不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道路清洁。要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切实推动一批遗留问题的解决,着力构建科学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升级、普遍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抓手,市人大将与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一起,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施为,同向发力,把履职的重点、监督的议题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选准议题审议,组织活动检查,适时开展“回头看”,不断为我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