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的办理报告
(信息时间:2016-04-01)  点击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意见中,关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

我市于2014年完成了《江阴市城镇污水专项规划》(2013年~2030年)修编工作并实施。2014至2015年,全市累计新增污水管网8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0套,污水管网增长率为8.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增长率达到80.6%。2016年我市计划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套,实现全市集镇区域排水管网覆盖率92%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85%以上。进一步完善排水、排涝等相关规划,通过建设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变快速汇水、排水为分散就地吸水,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广场对雨水的渗、滞、蓄能力。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的建设和改造,加快低洼易涝片区改造,提升城市防汛抗涝应急处理能力。

二、立足实际,创新模式

2015年,我市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江阴市农村已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管养实施工作意见》,逐步建立权责明晰、资源优化、管理高效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管养模式。目前,全市公共管网设施养护均采取服务外包模式,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实施一体化管养。2016年预计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将达到95%以上,完好率达到98%以上。为进一步优化污水管网设施运营、养护监管机制,我市正在开展《江阴市城区污水管网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修编工作,预计于2016年完成相关工作。为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提高工作效能,我市积极引进高端市场主体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投资5.9亿元的光大垃圾发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和环评、稳评等工作;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网资源整合,目前光大水务与璜土镇澄常污水处理厂,江南水务与徐霞客镇璜塘污水处理厂、青阳园区青阳源通污水厂已签订了收购框架协议。

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2009年以来,我市先后颁布了《江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和《江阴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市、镇(街道、园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以上法规,依托管网养护和水质监测企业开展排水监督管理,联合城市管理部门对违规排水行为实施行政执法。2016年,我市将重点开展污水管网设施“一测三账”活动,即对城区污水管网实施全面检测,建立公共管网、污水泵站、排水户三类基础账目,摸清底数,打牢监管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江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江阴市排水户水质监测管理办法》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排水、污水处理监管机制。同时,利用公用事业监管平台、“12345”市民热线、日常养护巡查、水质定期监测、环保城管部门监管信息共享等多种手段,加强排水行为监管。环保、城管、公用事业管理等部门将针对偷排乱排、超标排放等问题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排水行为。

四、建管结合,综合治理

我市于2014年开始实施《城区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主要通过管网普查、新建和改造等方法,进一步摸清已建道路管网和控源截污水管网“健康”底数,解决管道错接、漏接等问题。截止2015年底,已按计划完成2014、2015年度管网普查、新建和改造工作。我市自2007年实施排水许可管理制度以来,截止2015年底城区范围共发放排水许可证165张。2016年,我市将按计划完成剩余管网普查和改造工作,市政府相关部门将根据普查情况,调整完善新建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计划,加快新建区域道路管网建设,在彻底整改遗留问题的同时,为新增排水户创造排水条件。市政府还将以贯彻落实《城镇污水排水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为契机,把排水许可管理向镇、街、园区延伸,计划2016年上半年完成排水户普查工作,下半年完成重点排水户排水许可证补办工作;2017年完成一般排水户排水许可证补办工作。通过全面落实排水许可管理,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杜绝污水直排水体现象,提高排水户污水接管率和污水处理率。

五、加强宣教,增强意识

2016年,我市将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城镇污水排水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这一主题,结合“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在文明广场、公交站等人员密集区,采取张贴海报、悬挂横幅、设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公交候车亭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排水、污水处理相关法规宣传。同时,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公用事业系统文明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文明护水行”系列活动,深入社区、校园,通过发放法规画册、宣讲排水常识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江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我市将结合排水户普查、水质检测、投诉处理等工作,送法上门,为市民知法、用法、守法提供基本保障。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