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调查研究
    关于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时间:2015-12-11)  点击量:
     

    中医药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科学文明的宝贵遗产,而江阴素有“中医之乡”的美称,历代名医辈出,涌现了柳宝诒、承淡安、曹颖甫等著名中医名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龙砂医学流派”,享誉海内外。因此,中医药在江阴地区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和传承创新价值。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持着健康有序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市共有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84个,其中中医医院2个,中医专科医院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重点专科3个,无锡市重点专科6个,江阴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市中医院已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三级乙等医院。全市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410人,副高职称以上中医药人员59人,其中省名中医3人,无锡市名中医8人,江阴市名中医17人。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无论从数量规模上还是质量效益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健全,监督管理有力。市政府重视中医工作领导,专门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把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与各街道(镇)签订目标任务书,加强绩效考核,着力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今年新成立的卫计委也整合力量专门成立了中医科,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2年,我市成功通过了国家中医管理局对“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的复审。

    2、网络完善,服务能力提升。全市已经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中医专科医院为补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服务网络。2011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形成了城乡全覆盖的具有江阴特色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完整体系和运行管理模式。全市中医诊疗标准化建设卓有成效,已有10家医疗机构完成了中医综合诊疗区建设工作,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开设了中药房和中药库,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目前,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服务,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3、特色突出,专科建设有成效。全市以加强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不断打造中医特色专科。目前,肝胆病科、疮疡外科、妇科、儿科等专科应用中医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市中医院皮肤科、康复理疗科和月城中医肝胆医院肝胆病外治专科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中医骨伤科、肝胆病科等专科在全市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

    4、文化传承与发扬持续推进。我市注重中医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中医经方大师曹颖甫故居修复并免费对外开放,在学院场建设江阴历代名医走廊,先后编写出版了《朱少红医案》《杏林春秋》等专著4部,6个中医药项目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中医院建设了名医堂、名医廊,扩大中医文化宣传阵地;创办《江阴中医》杂志,编印发放《中医药就在你身边——江阴市民中医健康手册》、《养生食疗精选》、《冬病夏治》等科普读物,多途径宣传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了中医知识知晓率。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市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中医诊疗技术水平、中医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与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县市以及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机构建设还亟待提升。一是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占地面积仅17亩,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容积率为400%。现设病区13个,临床一级科室18个,医技科室9个,年门诊量108余万人次,中医院核定床位499张,实际开放床位628张,年平均出院3.2万人次,每天住院800人左右,最多时住院病人近900人,床位使用率达到132%,现有的硬件条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就医需求,在去年省卫生厅组织的国家三级乙等医院复查验收中,专家组认为医院硬件设施配套不到位,并要求尽快在近期内按照三级乙等医院的规范标准调整到位,因此,中医院的规划与建设已迫在眉睫。二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任重道远。自医联体成立以来,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方面的优势作用还未真正实现,尤其是基层中医专科建设还缺乏龙头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帮扶,做强基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进程还很漫长。

    2、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目前,全市中医药人员占全部医疗卫技人员总数的8.31%,而专门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比例则更低。由于一批中医中坚骨干已接近或面临退休,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医生则难以为继,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凸显,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传承方式传统等因素也使中医后继乏人。我市名中医主要集中在市级三级医院,基层医院因为个人发展前景不足、经济待遇偏低等因素影响,造成引进人才难,培养人才更难的窘境。在大部分医院,中医药从业人员收入明显少于西医,同行业相比,中医医生的社会地位也偏低,影响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3、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尚需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西医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需求,而中医自古以来是人们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与西医相比,缺少标准化的量化手段来衡量和评判,如中药制剂是传统的经典方剂和临床医生多年总结的验方,尚需中医科研加以研究,形成规范的、成熟的机理分析和操作工艺,从而得以应用、推广。相对于一些传统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也亟待开展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经验的总结,形成技术规范。市人民医院创新中西医科研协作机制,大力促进西医学科与中医药科室结对,共同承担科研任务,支持中医药学科利用医院现代化技术优势,开展高层次的中医药科研,以科研促临床,联合攻关疑难病、急危重症等疾病,取得了较好成效,这足以证明,中医要在弱势的环境中求发展,唯有加强科研,不断创新,才能给中医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中医文化内涵建设还需挖掘。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特有的健康智慧成果和行为方式的概括。我市中医药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江阴地域特色的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名家辈出,长期临床实践形成的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挖掘、传承。目前,群众对中医认知度仅局限在有限的专科医疗方面,品牌影响力也仅集中在市级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对中医药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不了解,全市中医药文化熏陶的环境还不够浓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广大基层社区及农村地区名目繁多的保健品、康复器械等过度医疗作用的宣传却大有市场。

    三、几点建议

    1、齐心协力,加快中医机构建设。从国家层级讲,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省市也先后出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把中西医发展提到了同等并重地位。江阴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中医事业发展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对中医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昆山、常熟、张家港等周边县市先后投资异地新建中医院,推动了当地中医院的快速发展,和周边县市相比,市中医院现有硬件设施已经严重制约了医院的长远发展,中医院综合竞争力已呈现下降态势,先发优势将被超越。而按照上级对三级医院资质的要求,加快中医院异地新建步伐已迫在眉睫,也是确保江阴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保持领先地位,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其次要充分发挥医联体集团内中医院的龙头地位,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指导帮扶作用,支持和推进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科室建设步伐,做强重点专科,打造中医品牌,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中医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从而整体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

    2、完善机制,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遵循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编制倾斜、待遇提高、绩效考核等手段,营造中医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吸引和鼓励中医人才投身于中医事业的发展。要重视发挥名老中医的引领传承作用,通过名师带徒、专家授课、名医巡诊、学术交流等形式培养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娴熟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医联体的技术引领优势,采取请老中医下乡服务指导、送年轻中医上去挂职学习等手段,加强上下联动、技术交流扶持,不断培养出扎根基层、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要加大对乡村医生的中医药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发挥主动能动性,不断推进中医药方进社区工作,使基层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服务的便利。

    3、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医药科研事业创新发展。要制定出台科研奖励政策,进一步促进对中医名家及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的整理研究,结合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慢性病等方面的有效办法,探索医、药、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科研成果提高中医药在临床的利用率,促进中医药技术的创新。要加快对传统中药制剂的炮制、制作工艺以及特色诊疗技术标准和临床路径的研究和整理,形成科研成果和技术规范,加以传承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中医药的医疗技术水平。要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中医药的研究,加快发掘民间特色中医医疗技术、单验秘方和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全市中医事业发展。

    4、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推广中医科普知识。要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的精神,积极挖掘历代名家留下的独特的“理、法、方、药”等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弘扬中医药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借助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窗口,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医药文化体系,将中医文化渗透到医护人员诊疗服务的每一个细节,突出中医特色和人文关怀,打造百姓认可的中医品牌特色。要充分利用名医故居、中医产业园、公共文化场所、医疗机构服务场所等公共区域,全面展示中医文化,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中草药博览园等,形成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要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借助公众媒体平台搭建中医药文化“大舞台”,真正使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市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