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5-11-26)  点击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护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落实保护措施,加强依法管理,落实保护责任,全民文保意识不断增强,文物安全切实保障,文物资源为社会和群众服务的作用逐步显现。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汇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文物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06处,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9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佘城遗址、兴国寺塔、黄山炮台旧址、适园、刘氏兄弟故居、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处(心经碑、江阴文庙、江阴蚕种场、祁头山遗址、广济古泉、锡澄古运河南北新桥、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8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个(长泾镇),历史文化街区2个(忠义街、北大街);全市已完成登记可移动文物4219套14633件,其中市博物馆收藏文物5780件。

二、文物保护主要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依法加强基础工作,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加大修缮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全面推进我市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制度设计,建立协调和协作机制,强化履职和保护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分管副市长任主任,与文物保护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文物保护项目,确定文物保护单位,协调解决市镇规划及重大建设工程中加强文物保护等工作。二是落实保护制度。《祁头山遗址保护规划》等各类文物保护规划顺利完成,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通知》,对文物保护工程的范围、分类、审批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市博物馆等文物场馆不断健全馆藏文物的接收、鉴定、登记、编目、档案制度和库房管理制度,依法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市文广新局建立了文物管理巡查和月度报告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市、镇(街道)、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市有关部门分工履职,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文广新局作为主管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行政部门,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文物保护环境,探索文物资源合理利用新途径;发改委在文物保护工程立项、重大工程实施前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因素;规划局在城市规划、项目选址等方面尊重文物保护原则,最大限度的避免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财政局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支持力度,强化经费使用监督,提高了使用效率。

(二)依法规范文保基础工作。市政府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全面完成文物保护“四有”基础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一是划定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目前,全市除第七批9处国保、省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将由省政府公布外,其余88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划定公布,为今后城乡建设过程中加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定依据。二是规范标志说明。全市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都在醒目位置制作安装了标志说明碑牌,很好地起到了提醒和警示作用。三是完善记录档案。按照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较好地完成了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记录档案由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录工作,市级文保单位电子档案内容的搜集、增补和转录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了我市34处重要文保单位和长泾、青阳、顾山古镇及湖塘里、北渚古村的无人机航拍工作。四是落实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各镇(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保护、管理和使用,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同时,各镇(街道)聘请业余文物保护监管员,负责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巡查和信息反馈。

(三)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市政府支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发挥宣传教育、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的作用。一是确保安全。全市各文物保护场馆普遍引进了物业和专职保安,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市博物馆是我市最大的国有收藏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为省内县级市两个二级馆之一。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博物馆安防投入,2014年6月,历时3年、总投资350多万元的安防改造工程通过了省公安厅和文物局的联合验收,成为无锡地区第一个通过省级安防验收的文博单位。徐霞客故居、文庙、要塞司令部旧址三个文物保护管理所针对我市气候及砖木结构建筑特点,每年定期开展白蚁防治工作;文庙、要塞司令部旧址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地面沉降和建筑倾斜观测,及时掌握周边建设项目对文物建筑的影响,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二是加快修缮。前些年,随着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展开,我市20多处文保单位得到了维修保护,各级文保单位完好率达到95%以上。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做好文物维修工作,重点是第七批文保单位的修缮。目前,国保单位佘城遗址完成了抢救性保护,黄山炮台旧址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国家文物局立项,国家文物局已下拨前期方案费135万元,相关设计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核;省保单位尚仁初级商科学校完成保养性维修,心经碑房维修方案获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将在年内组织实施;市保单位凌统墓、安乐唐桥、沈家冲祠堂完成修缮。三是推广交流。市博物馆和要塞司令部旧址、兴国公园、刘氏兄弟故居、文庙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80万人次。市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陈活动,每年举办各类临时展览25个以上,如2014年的徐州博物馆“大风歌—两汉文明展”、厦门华侨博物馆“华侨文物展”、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南宋官窑瓷器展”等。同时,博物馆品牌展览金银器展先后赴厦门华侨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仪征市博物馆、北京地质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等七地开展馆藏交流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近年来,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市、镇(街道)领导普遍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组织网络不断完善,保护制度不断健全,修缮管理不断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在推进文物保护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专业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我市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与文物拥有的地位不相匹配,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技术人员因为编制等原因导致文博场馆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很难适应专业工作的需求。二是文物合理利用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长期以来,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文保单位进行修缮,但由于创新意识不够,合理利用方式单一,一些文保单位的价值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三是信息化技术应用仍要进一步扩展。我市文物记录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目前还处于初始化阶段,未真正形成系统工程,许多内容和数据不够详尽和细致,没有实现文物信息的互联共享,亟待开发建设。

下阶段,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文保专业队伍建设。要注重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拓宽人才引进的思路和机制,因地制宜引进考古发掘、藏品保管、征集鉴定等方面的业务人才,充实各文保机构和专业单位,保持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文物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要积极鼓励文物合理利用。要科学规划,创新思路,进一步重视文物的合理开发,做到既能体现文物的内在价值,又能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要大力推进祁头山遗址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改善高城墩遗址周边环境,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利用。馆藏可移动文物要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宣传江阴的历史文化。

三要加快重要文物数字化建设。我市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国保和省保单位要加快推进数字化建档,建立全市性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建立文物多媒体展示、文保场馆导览系统等。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综合管理、陈列展示、宣传教育、交流合作等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服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江阴有着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文字记载史,保护好江阴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将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的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作出贡献。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