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国权,副主任郑元、朱敏参加视察活动。副市长封晓春陪同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一行实地视察了澄江街道黄山华都南侧地块、天鹤路安居巷,临港街道江市社区后江市、球庄,璜土镇璜土村东贯庄、小湖村贤庄等地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并听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认为,我市全面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属地板块,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实际出发,全面发动、区域联动,突出重点、狠抓难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一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城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强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群众评判、共同感知”,必须牢固确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和担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导,坚持脚踏实地、创新实干,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真正把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出成效来。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建议,一要在真抓实干中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要切实加大对职能部门、属地板块的工作督查力度,真正让每一项决策部署“落地有音”。要把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市容市貌“脏”、公共秩序“乱”、基础设施“差”等问题;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科学研究并切实解决拆迁、违建、破墙、乱停、损绿等一些“老大难”矛盾,真正以瓶颈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协同整治和整体落实;要针对垃圾集中处理、产业布局优化、水环境改善、区域交通、农村住房建设等一些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性问题,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统筹落实。二要在创新提升中构建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强化法治理念、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和方法,把建章立制、完善制度规范贯穿全过程,把综合整治的过程演进为整治现状、宣传制度、规范行为的过程,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期见效。要善于破旧立新,打破职能权限,本着有利于工作推进、事项落实、实事解决的因素,亮化明确职责要求,加快形成“责任共担、行动共推”和“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部门协作”的“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机制。要强化目标考核和工作督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阶段性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常态化的考核机制,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成效的整体提升、持续见效。要正确处理好突击治理、短期见效和规范管理、长期见效的关系,克服和解决应付检查、应对考核的错误思想和惯性行为,把“治标有效、治本有道”作为抓城乡环境整治的新常态。三要在同向共担中凝集环境综合整治的正大能量。要在积极调动政府力量的同时,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变“要我做”为“我应做”,让社会各界、广大市民不做旁观者,争做参与者、实践者。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志愿者”等力量的参与积极性;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宣传意义影响,更要普及工作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强大的行为影响和示范导向。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行地区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规范政策保障体系和工作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