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1-01-20)  点击量:
 

市财政局局长 黄耀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困难,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较好地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要求,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0.7亿元,完成预算的105%,增长1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2.3亿元,完成预算的260%,增长158.9%。

一般预算收入具体项目如下:

1、工商税收入库72.7亿元,完成预算的97.3%,增长16.9%,其中:增值税入库30.9亿元,完成预算的94.6%,增长11.1%;营业税入库21.4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增长17.3%。

2、所得税入库28.3亿元,完成预算的127.9%,增长45.9%,其中:企业所得税入库22.1亿元,完成预算的124.8%,增长44.7%;个人所得税入库6.2亿元,完成预算的123.5%,增长50.2%。

3、契税入库8.7亿元,完成预算的174%,增长76.7%。

4、耕地占用税入库1.9亿元,完成预算的188%,下降9.4%。

5、行政事业性收费入库2.7亿元,完成预算的122.7%,增长 21.6%。

6、罚没收入入库1.9亿元,完成预算的124.9%,增长31.6%。

7、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入库10.3亿元,完成预算的74.8%,比去年同期减少47250元。

8、专项及其他收入入库4.2亿元,完成预算的116.4%,增长20.6%。

(二)一般预算支出预计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02.2亿元,同口径增长8%;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159%。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计完成11.29亿元,完成预算的103.3%,同比增长0.05%。

2、国防支出预计完成0.1亿元,完成预算的163.79%,同比下降6.4%。

3、公共安全支出预计完成5.76亿元,完成预算的99.65%,同比增长0.26%。

4、教育支出预计完成19.35亿元,完成预算的99.96%,同比增长15.13%。

5、科学技术支出预计完成2.25亿元,完成预算的114.34%,同比增长0.41%。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完成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5%,同比增长0.18%。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计完成6.85亿元,完成预算的93.44%,同比增长0.5%。

8、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完成3.14亿元,完成预算的98.25%,同比增长0.14%。

9、环境保护支出预计完成3.6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4%,同比增长0.26%。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计完成19.45亿元,完成预算的121.52%,同比下降7.34%。

11、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完成4.8亿元,完成预算的98.1%,同比增长0.5%。

12、交通运输支出预计完成4.31亿元,完成预算的99.52%,同比增长0.17%。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8.99亿元,完成预算的148.89%,同比增长0.13%。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1.36亿元,完成预算的41.29%,同比增长0.64%。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0.03亿元,完成预算的93.75%,同比增长2.39%。

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预计完成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

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0.67亿元,完成预算的99.12%,同比增长0.4%。

18、住房保障支出预计完成2.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2%,同比增长0.37%。

19、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预计完成0.07亿元,完成预算的92.67%,同比增长7.92%。

20、其他支出预计完成4.78亿元,完成预算的94.9%,同比下降16.6%,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收益支出科目调整。

(三)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 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可用财力预计为100.9亿元,加上财政部代发江苏省地方债券分配我市额度1.3亿元,一般预算可用财力预计为102.2亿元,支出预计完成102.2亿元,收支保持平衡。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完成情况

2010年预计全市土地出让收入合计112.21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为85.54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23亿元,储备中心2.92亿元,利息等其他收入0.75亿元。全市结算的土地出让支出97.94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79.92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16.6亿元,储备中心1.42亿元。结算的土地出让收入预计实现市级净收益13.2亿元,其中属于2009年出让的土地在2010年结算的净收益为12.4亿元,2010年当年为0.8亿元,已用于安排政府专项资金支出(新国联上缴1亿元,敔山湾上缴3亿元、城投公司12月拍卖预计净收益6亿元不在其中,用于安排城投公司基本建设支出),因2010年拍卖的部分地块在2011结算,因此当年实现的净收益与年初预算相差0.5亿元。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支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1、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05.39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02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0.67亿元;

(4)廉租住房保障基金收入0.38亿;

(5)利息等其他收入0.75亿元。

2、支出预计完成情况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97.94亿元,具体包括:

①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1.16亿元;

②土地开发支出51.58亿元;

③农村基础实施建设支出27.20亿元;

④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35亿元;

⑤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2.43亿元;

⑥征地费等支出2.97亿元;

⑦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25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5.00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0.30亿元(入国库后安排)。

(五)2010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着力提高收入质量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0.7亿元,比年初人代会确定增长12%的目标提高6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占比预计达到85.4%,比去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2、围绕谋发展促转型,着力发挥财政职能

适应经济形势变化,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大有效投入,支持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扶持引导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加大新兴产业投入。今年,在保持原有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引导、节能减排等企业扶持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新设立了3亿元的经济转型升级扶持资金,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总部企业落户我市,为实现未来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二是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市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对扩大内需、产业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项目强化包装和推介,全年累计争取中央、省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用于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补助资金达到5亿元;支持我市金融担保行业的发展,为地方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帮助担保机构向国家、省争取担保行业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41家机构担保余额总计105亿元,资金放大倍数平均为3.5倍,对中小企业担保余额89亿元,占担保总额的85%左右。三是落实积极财税政策。组织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落实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取消和停征部分基金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市实际退付增值税79.41亿元(其中:出口退税46.85亿元,免抵调减20.47亿元、再生资源12.09亿元),兑现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地方性奖励5596万元,发放石油价格补贴资金2330万元,拨付外贸出口企业奖励资金1219万元,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3288万元。

3、围绕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倾斜民生领域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着重支持各项惠民实事工程,以更大的力度保民生保稳定。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居民养老保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将12万农村老年居民全部纳入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范畴,全年发放老年农民养老保险金1.17亿元,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筹资标准提高到370元/人,筹资规模达2.4亿元。充分保障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生活待遇,筹集城保“并轨”资金3.5亿元,全年发放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2.8亿元。市财政筹集资金1000万元,支持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项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帮扶困难群体,继续完善城乡低保、临时困难救助、困难学生资助、残疾人帮扶、农村五保、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全年发放各种补贴6000多万元,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二是加大“三农”支出力度。2010年我市财政支农支出预算安排数为4.8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万元。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实行水稻、能繁母猪、奶牛、小麦、油菜联办共保;安排农业专项资金35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机水利事业发展;安排惠农补贴资金3000万元,用于水稻直补、油菜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促进农业增效,提高农民收入;向上级争取各类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支持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1307万元,改造53座农桥,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各项惠农措施的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统筹用于再就业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审核拨付7500多名再就业人员的岗位补贴、保险补贴等支出22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加快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落实,适当放宽了放贷范围和额度,扩大我市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及时落实小额贷款贴息资金20多万元。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增加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全市财政增支3.35亿元,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安排27万元对2.5名小学生发放了7.7万册免费教科书,保证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享受免费教科书;市镇财政共安排2009-2010学年春季学期助学金432.1万元,受助学生7876人;安排资金50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加固;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加快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突发应急机制等;市财政安排1亿元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配套经费,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4、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加快改革步伐

通过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持续推进国有资产体制机制创新工作。1.深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核定了企业国有资本金,监督企业投资行为,审核国资公司的对外投资、清算等重大事项。在16家一级国资公司组建整合到位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继续做好一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资产整合工作。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借助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建立三级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实现了全面、动态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已成功组织了8批国有房屋租赁权拍卖会,共有223处国有房屋出租,租赁权拍卖总成交金额为3125万元,成交年租赁总金额为1070万元,比原年租赁增长了48.38%,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最大化。二是试点开展绩效预算工作。着手政府专项资金绩效预算试点准备工作,制订了《江阴市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江阴市市级财政项目绩效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完成了节能与循环经济、农桥补贴二个项目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评价工作,为编制2011年政府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提供有力的依据。三是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状况,制定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深化“管采分离”,妥善处理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关系、公开招标采购与其他采购方式的关系。抓住网上办公平台建立的契机,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进行了整理,使专家库结构更合理科学。严格采购方式变更审批,全面运行政府采购远程监控系统,加强政府采购开标现场的监督,政府采购运作更加规范。四是全面推开参与式预算。遵循政府领导、广泛参与,节约优先、量力而行,及时总结、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新桥镇、申港街道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各镇(街道)、开发区全面推行参与式改革,发挥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优势,为人民办好事、办成事。五是正式运行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2010年1日1月,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正式上线,376个市级预算单位率先使用平台,建立起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实现了“业务上全面覆盖、数据上完全共享、流程上互相衔接、管理上协调统一、服务上规范有序”的目标。

5、围绕提升管理水平,着力强化财政监管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市级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加强财政财务监督检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社会团体的“小金库”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通过收缴入库、责令整改等措施予以处理,严肃了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强化对注册会计师、产权交易等行业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加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监管。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新出台的《江阴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建设、资金资产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做好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对35个建设单位的273个建设项目的月度用款计划申请进行审核,申报计划21.88亿元,经审核批准下达资金计划18.68亿元。

2010年,面对结构性减税、刚性支出增加的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高效务实推进工作,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为经济社会事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将正视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争创一流,坚定不移地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各项困难,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财政收入征管,严格目标考核,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全力促进“两个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增强监督效能,强化财政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一)财政收入预算

2011年,全市安排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4.0%。一般预算收入项目安排如下:

1、工商税收88.7亿元,同比增长22%。

2、所得税35亿元,同比增长24%。

3、农业税收(耕地占用税、契税)9.5亿元,同比下降10%。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48%。(2011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

5、罚没收入1.9亿元,与去年持平。

6、专项及其他收入4.2亿元,与去年持平。

7、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45%。

(二)财政支出预算

根据以上收入预算,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1年全市地方可用财力为112亿元,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12亿元,比2010年增长9.6%,当年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一般预算支出项目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亿元,同比增长8%。

2、国防支出0.1亿元,同比增长8.95%。

3、公共安全支出6.3亿元,同比增长9.42%。

4、教育支出21.23亿元,同比增长9.71%。

5、科学技术支出2.47亿元,同比增长9.65%。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9亿元,同比增长9.4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8亿元,同比增长9.18%。

8、医疗卫生支出3.43亿元,同比增长9.23%。

9、环境保护支出3.88亿元,同比增长7.74%。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58亿元,同比增长10.95%。

11、农林水事务支出5.41亿元,同比增长12. 8%。

12、交通运输支出4.65亿元,同比增长7.74%。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49亿元,同比增长5.57%。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46亿元,同比增长7.85%。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0.03亿元,同比增长8.33%。

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未安排,比上年减少1.7亿元。

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0.73亿元,同比增长7.88%。

18、住房保障支出2.89亿元,同比增长7.43%。

19、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0.08亿元,同比增长8.63%。

20、其他支出7.56亿元,同比增长58.21%。(支出科目调整)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预算

2011年预计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91.38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为47.5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30.95亿元,储备中心12.43亿元,利息等其他收入0.5亿元。全市预计结算土地出让金支出77.38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土地出让金支出43.2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24.75亿元,储备中心9.43亿元。2011年结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预计实现市级净收益3亿元,用于安排2011年政府专项资金;城投公司拍卖地块实现净收益6亿元,直接用于城投公司基本建设支出。2011年土地出让金收支预算情况如下:

1、收入预算情况

2011年预计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91.38亿元,具体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85.75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06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0.57亿元;

(4)廉租住房保障基金收入0.25亿;

(5)利息等其他收入0.50亿元。

2、支出预算情况

2011预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82.38亿元,具体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77.38亿元,包括:

①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9.96亿元;

②土地开发支出39.29亿元;

③农村基础实施建设支出21.32亿元;

④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17亿元;

⑤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2.02亿元;

⑥征地费等支出2.44亿元;

⑦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18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5.00亿元。

(四)突出重点、开拓奋进,努力完成2011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2011年,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经济财政工作大局,科学决策,努力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1、落实积极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财税政策引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整合优化我市专项扶持资金,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手段,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支持调结构促转型来培植财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增强对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消费需求。三是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政策要求,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业升级和增加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2、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三农”扶持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业保险、农资补贴政策,安排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推动现代新兴农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三是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体系,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四是积极推动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公众开放,进一步加大环保支持力度,优化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共享发展成果。

3、持续改革创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按照建设公共财政体系要求,继续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市镇(开发区、街道)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实现财政增收目标。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源控管体系,认真做好税收优惠政策清理、税收清欠、税收稽查等工作,挖掘增收潜力,堵塞收入漏洞,保证应收尽收。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征管考核力度,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加强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运营收入征管,落实收缴措施,防止收益流失。三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绩效管理等各项改革。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以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机制;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落实部门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做专做强做优,进一步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健全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债务风险控制,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完成各项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下,坚定信心,创新思路,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确保全面完成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江阴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