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1-09-05)  点击量:
 

市财政局局长 黄耀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会议报告我市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上半年,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十二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化危机、抓机遇、促发展、调结构,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收支任务。上半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244691万元,完成预算的52.23%,同比增长21.03%。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452922万元,完成预算的49.56%,同比下降4.0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65753万元,完成预算的51.39%,同比增长21.87%。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53344万元,完成预算的49.38%,同比增长28.53%。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工商税收444964万元,完成预算的50.17%,同比增长27.94%。其中:增值税192347万元,同比增长26.69%;营业税111039万元,同比增长11.01%。

2、所得税211479万元,完成预算的60.39%,同比增长48.58%。其中:企业所得税164961万元,同比增长50.80%;个人所得税46518万元,同比增长41.21%。

3、农业税收39005万元,完成预算的40.97%,同比下降16.26%。其中:契税38970万元,同比下降12.78%。

4、专项收入30901万元,完成预算的75.81%,同比增长63.48%。

5、行政性收费收入15100万元,完成预算的37.75%,同比增长16.15%。

6、罚没收入9750万元,完成预算的50%,同比下降3.76%。

7、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3500万元,完成预算的23.68%,同比下降72.62%。

8、其他收入1054万元,完成预算的175.67%,同比增长258.5%。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892万元,完成预算的41.73%,同比增长18.01%。

2、国防支出531万元,完成预算的51.3%,同比增长39.74%。

3、公共安全支出32079万元,完成预算的50.89%,同比增长18.03%。

4、教育支出100858万元,完成预算的45.37%,同比增长21.37%。

5、科学技术支出12122万元,完成预算的49.17%,同比增长134.0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197万元,完成预算的47.57%,同比增长18.52%。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727万元,完成预算的53.08%,同比增长4.87%。

8、医疗卫生支出22903万元,完成预算的66.86%,同比增长89.33%。

9、节能环保支出23789万元,完成预算的59.81%,同比增长118.89%。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7508万元,完成预算的47.82%,同比增长23.12%。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0386万元,完成预算的56.11%,同比增长28.65%。

12、交通运输支出25698万元,完成预算的54.14%,同比增长32.18%。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47669万元,完成预算的49.21%,同比增长346.8%,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989万元,完成预算的74.98%,同比下降40.01%,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50万元,完成预算的76.92%,同比增长25%。

1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955万元,完成预算的40.73%,同比增长89.91%,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7、住房保障支出13701万元,完成预算的47.4%,同比增长825.74%,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8、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383万元,完成预算的50.73%,同比增长194.62%,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9、其他支出25676万元,完成预算的48.82%,同比下降23.55%。

(三)上半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重点

201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和管理。

1、在狠抓增收节支中做大收入“蛋糕”

(1)加强收入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按照年初市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强税基,增税源,落实措施,抓好收入组织工作。财政、国税、地税等征收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做好收入入库情况预测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改革。根据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的改革要求,为防止收入和往来资金的混淆,对各单位的收费项目和往来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并对已进入项目库的各单位的收入和往来项目进行了清理。

(3)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财政、国土部门及相关的国有公司紧密配合,根据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地价水平等因素,做好年度土地出让金收支预算。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将土地出让金收缴纳入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原出让金收入专户全部撤并归入非税收入专户,减少了银行开户,进一步规范了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的管理。

2、在全力助推产业转型中支持经济发展

(1)支持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上半年,下拨了14846万元经济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全市911个符合“445计划”的项目。经济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的及时拨付,有效发挥了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创优发展。

(2)落实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政策。认真做好2010年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收尾工作,退付2010年度增值税24582万元,兑现2010年度地方性奖励5882万元。同时,兑现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地方奖励4097万元,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促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帮助企业做好涉税政策分析测算,落实主辅分离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兑现2010年主辅分离企业奖励资金217万元。

3、在加大民生投入中让群众得到实惠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积极落实助学政策。上半年,共安排2010-2011学年中等职业教育春季学期助学金541万元,受助学生7217人次;发放中等职业学校2010-2011学年春季学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补助资金61万元,受助学生640人次。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定额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700元、初中每生每年900元。

(2)着力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将13.2万老年居民全部纳入了居民养老保险的范畴,全年市、镇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上半年审核发放1.22亿元。二是充分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生活待遇。积极做好2004年以后撤组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及时发放新增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资金,共发放历次被征地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金9110万元。三是确保了城保“并轨”工作顺利开展。市财政安排3.5亿元历次被征地农民保障金,各镇(街道)、开发区配套相应资金,上半年拨付7496万元,确保资金及时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

(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是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财政安排1亿元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资金,各镇(街道)、开发区安排配套资金,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420元/人,基金总盘子达2.61亿元,市、镇两级补贴275元/人,市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达9100万元,62万人次享受到医疗保障待遇。

(4)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一是全面落实涉农补贴政策。通过“一折通”及时将补贴发放到应享受补贴的农户手中。上半年,已全面完成2011年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发放任务,共计发放水稻直补资金47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989万元,发放2011年水稻良种补贴351万元、小麦、油菜良种补贴168万元。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启新一轮农桥建设,建立了省级农桥建设项目库地方分库,与省级项目库实行联动管理。上报2011年建桥任务38座,争取省级资金266万元。

二、上半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一)2011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计划安排情况

2011年列入市人大资金监督范围的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有23个,其中社会事业性项目10个,基础设施项目8个,BT还款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69.23亿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45.48亿元,市财政计划安排资金34.12亿元。

(二)2011年上半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安排计划执行情况

1、资金拨付情况

23个列入市人大资金监督范围的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市财政计划安排资金34.12亿元,2011年上半年实际拨付资金1.22亿元,完成计划的3.57%。其中社会事业项目安排4.65亿元,实际拨付0.14亿元,完成计划的3%;基础设施项目安排10.45亿元,实际拨付0.06亿元,完成计划的0.56%;BT还款项目安排19.02亿元,实际拨付1.02亿元,完成计划的5%。财政实际拨付资金完成计划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国家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紧缩转变,同时银行监管部门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工作直到6月底才结束,受此双重影响,上半年,所有银行停止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新增贷款。即使是存量贷款,到期后也是只收不放。在资金总量不足的情况下,上半年首先保证到期银行贷款的转通和利息的支付,延缓了政府投资项目年初计划资金的支付。(2)上半年重点项目工程进度较缓慢,当年投资完成率仅为16.86%,减少了年初计划资金的支付。(3)8只新开工项目中有7只项目尚处于征地、拆迁、规划、方案设计等前期手续办理阶段,尚未开工,减缓了年初计划资金的拨付进程。(4)BT还款项目的回购还款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下半年还款资金为18亿元,占94.63%。

2、概算审批情况

除BT还款项目外18个列入市人大资金监督范围的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中已批复概算6个,其中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2个。具体情况如下:

(1)西横河东段整治工程、澄江西路二期工程、东外环路南延伸段工程三个续建项目概算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已批复完毕。车辆管理所、江阴高中新校区(二期工程)、城西小学三个项目框算总投资2.91亿元,现批复概算2.96亿元,比计划增加了0.05亿元,超计划部分在概算审批控制标准之内。其中:车辆管理所框算总投资1.52亿元,批准概算1.52亿元;江阴高中新校区(二期工程)框算总投资0.6亿元,批准概算0.63亿元,增加了0.03亿元;城西小学框算总投资0.79亿元,批准概算0.81亿元,增加了0.02亿元。

(2)看守所、江阴广电扩建(改造)工程概算已报送,正在审核过程中。

(3)机关幼儿园移址新建工程报送概算经审核实际投资需远远大于投资框算额,因此概算无法批复。机关幼儿园移址新建工程批准总投资5500万元,后经批准追加至6000万元。现报送概算6291.48万元,经审核,按现有设计方案的总体概算必须达到7400万元方可投入正常使用,超出批准总投资1400万元,超出比例达24%,责成市机关管理局查明超估算的原因,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4)有9个项目建设单位还未申报概算,包括立新中学、敔山湾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第三期廉租房公租房、海港大道、江阴大道、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皮弄路二期、环山路。

(三)上半年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措施

1、积极组织资金。在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结束之前,城投、华水无法暂时融资的情况下,我们想方设法利用其他国资公司为载体,取得银行信贷资金3亿元;拓宽融资渠道,从贷款之外寻找新的融资方式,到市场上直接融资,以金融租赁方式取得融资5亿元。目前,我市正尝试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商业票据等新的模式组织资金。

2、确保支付重点。由于资金总量不足,资金支付首先保证到期银行贷款的转通和利息的支付,确保政府信誉。 1~6月共支付资金22.6亿元,其中:还本付息资金20.6亿元,其资金来源是新增贷款8亿元,存量贷款资金9.6亿元,预算拨入利息款5亿元;支付项目前期及征地拆迁费用2亿元。

3、顺利通过平台分类。今年上半年国家银监会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分类,能否通过审核,直接关系到今后是否可以继续融资。针对城投、华水公司承担的大部分是公益性项目,不能带来足以覆盖债务本息所需的现金流,难以满足审定条件的情况,我们积极与银行、银监部门联系,创新思路,采用代建制,通过代建管理费和政府分年回购等方式获得现金流,来满足审定条件。并专人负责,加大争取工作力度,多次向无锡、省银监局汇报、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两个公司在无锡地区第一批得到省银监局“全覆盖、特殊公司类”批复,为今后的资金融通打下了基础。

4、积极筹建新的融资平台。一是结合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倾斜,我们提出了筹建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议,目前,该公司的前期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注册资本到位后即可开始运作。二是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统一由江阴市国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经营,大部分权证已统一收缴,我们将这些资产变更注入该公司,做大资产规模,让国源公司也承担起对外融资的任务。

5、强化项目管理。一是着力贯彻执行《江阴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要求;二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概算审批制度,加强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概算审核工作,概算未经审核批准的,不予批复开工报告单,也不予拨付建设资金;2011年上半年,对17个项目进行概算审核,报送概算总金额为67690万元,通过财政审核并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的概算金额65767万元,核减1923万元,核减率2.84%。三是稳步推进建设项目概(预)算执行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进程和投资控制的状况,对超标准、超规模并将导致超概算的项目,及时实施停止付款的措施并督促建设单位按规定程序报批;四是规范审核竣工项目财务决(结)算,督促已完工项目及时做好工程结算审核和竣工决算工作,工程结算以审核结果为依据,严格控制建设单位在工程费用中的列支项目,规范基建财务管理。2011年上半年,财政部门完成工程结算审核46项,送审工程结算金额22858万元,审定工程结算金额20026万元,核减2832万元,核减率12.4%;审定8个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审定金额29588万元。

从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虽然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全市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财政收入短期内难以实现和保持大幅增长。同时,为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而出台的刚性增支政策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筹措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难度逐渐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克服和化解。

三、勇于开拓、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

下半年,围绕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将进一步开拓思想,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奋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突出收支管理,增强财政统筹力

今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目标任务为同口径增长14%。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将切实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用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体现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积极成效,同时严把支出关。一是强化收入管理。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组织收入的精细化程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继续发扬敢于碰硬的作风,规范征收行为,切实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支出执行情况通报、跟踪分析和动态监控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我们将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以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改革性支出、刚性支出,突出惠民生、促发展。四是及早科学编制2012年预算。根据上级对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算特别是“三公经费”公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调整预算编制有关政策。在2011年基础上,调整完善经费标准,确保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的顺利完成。

(二)突出支持转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我们将从政策、资金、机制等方面,发挥好支撑、保障、引导功能,积极推进我市“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围绕促进产业升级,找准入点,抓好突破口,及时对财政政策进行梳理整合,明确扶持重点和方向,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效应。二是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认真梳理中央、省、市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收费减免缓政策,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切实提高政策落实的可操作性。继续加强与部、省的沟通协调,包装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项目,积极争取部、省项目资金,为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提供重要保障。三是优化投资结构。继续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将资金主要投向民生、节能、环保、生态和政府主导型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以有限的财政投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三)突出惠及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保基本运行的前提下,财力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一是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切实做好对“三农”的投入,把握各种支农资金支付进度,确保各季度支农资金实际支出数、支农增幅、支出进度符合上级“两高于一确保”的要求。二是促进优先发展教育。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我市“两免一补”政策,做好资助学生的审核和发放工作;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一、二年级全日制在校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审核发放工作;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政策;落实好残疾儿童免费入学政策等。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城保“并轨”资金筹集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继续强化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序时审核拨付工作,完善专项资金拨付、分配、使用、管理规定,细化管理,强化监督;同时做好配套资金的跟踪落实及绩效评价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在全市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科学合理核定收支任务,认真做好绩效考核,按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

(四)突出改革创新,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我们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增活力。一是逐步推开预算绩效管理。按照《江阴市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切实增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绩效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重产出和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组建绩效评价工作专家库,扩充专家队伍,组织好专家评审会,为政府进行财政资金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范围,切实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和改进预算管理相结合。二是持续推进公共财政平台建设。按时完成平台向乡镇延伸的工作,年内,剩余的6个乡镇完成平台建设。进一步对平台进行整合优化,将财政管理改革充分纳入平台应用范围。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上线的业务系统,充分利用平台集纳的各类数据、资料,科学分析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三是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按照上级的要求,财政部门负责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主要负责本级政府总预、决算的公开,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预、决算特别是“三公经费”的公开。四是深入推进国资改革。1、优化服务。深入国资公司调查研究,加强沟通交流,听取企业对国资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在主动服务中帮助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2、强化监管。在国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过程中,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为依据,进一步处理好监督管理和主动服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自主经营与依法经营的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监督国资公司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情况,督促国资公司执行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国资公司收入分配管理,严格经营者业绩考核,加强财务管理和用工管理。3、全面清理处置行政事业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在摸清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未脱钩的78家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处置办法。做到该歇业的歇业、该清算的清算、该整合的整合,该退出的退出,该归并的归并。

(五)科学融通资金,确保重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融资筹措资金。按照“确保存量,适度新增”的原则,我们将从加强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几个方面开展融资工作,力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平衡。二是集中财力保大局保平衡。各级、各部门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从完全依靠融资搞建设为主向主要依靠集中财力搞建设为主转变。树立“全市一盘棋,集中财力办大事、急事”的思想。三是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土地出让收入是城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今后的土地出让指标应该向市本级倾斜,地价高的优先供地,以集中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满足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

2011年是江阴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创新管理,奋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促进幸福江阴建设向纵深推进。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