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2010年度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1-06-30)  点击量:
 

市财政局局长 黄耀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市2010年度财政决算已经省财政厅审核通过,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会议报告我市2010年度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0年度财政决算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困难,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较好地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十五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07186万元,完成预算的105%,增长18.01%;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23006万元,完成预算的265.74%,增长158.91%(增长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按上级规定全部入库)。

一般预算收入具体项目如下:

1、工商税收入库727394万元,完成预算的97.43%,同比增长16.94%,其中:增值税入库308589万元,完成预算的93.69%,同比增长11.1%;营业税入库214053万元,完成预算的97.92%,同比增长18.12%。

2、所得税入库282983万元,完成预算的126.71%,同比增长45.86%,其中:企业所得税入库221369万元,完成预算的127.87%,同比增长44.7%;个人所得税入库61614万元,完成预算的176.62%,同比增长51.19%。

3、契税入库87124万元,完成预算的174.25%,同比增长76.73%。

4、耕地占用税入库18845万元,完成预算的188.45%,同比下降9.36%。

5、行政事业性收费入库27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22.73%,同比增长21.62%。

6、罚没收入入库19365万元,完成预算的124.94%,同比增长31.62%。

7、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入库103000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35000万元,同比下降31.45%。

8、专项及其他收入入库41475万元,完成预算的116.41%,同比增长20.55%。

(二)一般预算支出决算

2010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158983万元,比去年增长13.96%;扣除列收列支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后一般预算支出1055983万元,同口径增长21.83%,具体决算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811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19%,同比增长13.5%;

2、国防支出完成15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64.83%,同比增长51.33%;

3、公共安全支出完成706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17%,同比增长22.92%;

4、教育支出完成2112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12%,同比增长25.68%;

5、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56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0.66%,同比增长14.74%;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27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9.81%,同比增长28.18%;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921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5.54%,同比增长35.02%;

8、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75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75%,同比增长20.01%;

9、环境保护支出完成488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9.19%,同比增长36.11%;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2385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8.99%,同比增长13.6%;

11、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578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22%,同比增长21.12%;

12、交通运输支出完成464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29%,同比增长7.99%;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8001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2.58%,同比下降10.84%;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完成207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3%,同比增长53.53%,主要原因是预算支出科目调整;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完成6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02.5%,同比增长121.16%;

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完成140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68%,比上年增加56万元;

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完成59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7.27%,同比下降11.6%;

18、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95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87%,同比增长10.26%;

19、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完成19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57.73%,同比增长200.16%;

20、其他支出完成347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8.93%,同比下降39.42%。

(三)2010年度预算平衡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结算,扣除列收列支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03000万元后,2010年全市可用财力为1110684万元,当年实际支出105598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3059万元,地方财力与财政支出总额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累计净结余1642万元。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决算情况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情况

2010年全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123.46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为78.39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23.97亿元,储备中心20.28亿元,利息等其他收入0.82亿元。具体按科目完成情况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15.81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78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0.67亿元;

(4)廉租住房保障基金收入0.38亿;

(5)利息等其他收入0.82亿元。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情况

全市结算的土地出让金支出98.13亿元,其中镇级(含街道、开发区和临港新城)66.35亿元,市级各组团公司20.92亿元,储备中心10.18亿元,农业土地开发等其他支出0.68亿元。具体按科目支出情况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95.45亿元

①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1.09亿元;

②土地开发支出49.22亿元;

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7.27亿元;

④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35亿元;

⑤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2.30亿元;

⑥征地费等其他支出4.22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00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0.31亿元(入国库后安排)。

(4)其他支出0.37亿元。

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结余情况

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结余为25.33亿元,具体按科目结余情况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收支结余20.36亿元,其中,2010年市级净收益13.80亿元,待结算当年国有土地使用权收支结余6.56亿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结余3.78亿元;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结余0.36亿元;

(4)廉租住房保障基金结余0.38亿元;

(5)利息等其他结余0.45亿元。

(五)2010年度调整和追加情况

2010年预算安排一般预算收入1240606万元,安排一般预算支出978933万元。2010年实际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07186万元,当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158983万元,扣除上级专项补助支出73760万元(其中列支转暂存20900万元),地方实际支出1085223万元,同口径比年初预算增加106290万元。主要是国资收益比预算减少,税收占比有所提高,税种结构得到优化,相应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另外财政部代发地方债券省分配我市额度1.3亿元,相应增加我市2010年度可用财力1.3亿元。

增加财力主要安排使用情况如下:

1、各镇(街道、开发区)体制分成增加24487万元;

2、行政性收费支出增加5000万元;

3、年初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安排政府专项支出51500万元调整为预算内支出,主要项目为:

(1)卫生改革资金10000万元;

(2)农民养老保险市级补贴10000万元;

(3)历次被征地农民保障金25000万元;

(4)农村三置换启动资金贷款贴息、农林水利等农口专项6500万元。

4、市本级各项追加支出25303万元。

主要追加项目为:

(1)申龙高科贴息补助3500万元;

(2)2010年度重点骨干企业奖励经费1600万元;

(3)澄江街道管理区及社区工作经费1780万元;

(4)购置消防车、环卫车、事务局更新车辆及环保分局办公楼租金等2067万元;

(5)食品安全检测、驰名商标企业奖励1440万元;

(6)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经费1296万元;

(7)民警加班经费及服装费等1854万元;

(8)控源截污奖励经费、市委办、政府办、接待办接待经费1300万元;

(9)地方海事处办案经费810万元;

(10)社保容灾备份系统、全市公安派出所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经费及宣传部与新华社建立智库服务战略合作关系相关经费700万元;

(11)新桥“三集中”拆迁专项奖励资金及利港镇兴利居委居民生活费818万元;

(12)垃圾发电厂周边环境整治、万顷良田土壤改良、白屈港调水、“黄山湖净化水质工程”及“中山公园补水工程”等经费922万元;

(13)人武部征兵工作经费及装备编配经费、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经费、机关大楼及行政事业中心设备设施维修改造经费等811万元;

(14)法院办案经费、审计局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费、民政局社区书记赴港培训经费、军休所预拨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2千名红十字救护员和2万人群众性现场初级救护培训项目经费等1158万元;

(15)天华文化中心水电气及物业费、公安局民兵应急分队经费及聘用专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员经费、城管局追加协管员经费等641万元;

(16)2010幸福江阴国际论坛经费、商务局深圳、上海招商活动经费、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工作经费及乡镇技防入户工程初装费补助等601万元;

(17)其他零星追加4005万元。

(六)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情况

2010年上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84020万元(不包括基金专项转移支付12040万元),当年拨付52860万元,结转下年拨付31160万元。上级下达补助均为专款专用的项目资金,主要为环保整治、科技创新、涉外发展、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振兴、农业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截至2011年4月,结转部分已拨付25658万元。

(七)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10年市级安排镇(街道)、开发区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55866万元,主要项目为:被征地农民养老金和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2756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8082万元,教育经费补助20221万元。

二、2010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着力发挥财政职能,实现谋发展促转型的目标

2010年,我市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扶持引导的作用,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加大投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投入8.54亿元财政资金(其中对上争取4.22亿元),支持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自主创新。在保持原有科技三项费、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引导、节能减排等企业扶持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新设立了3亿元的“445”计划专项引导资金,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总部企业落户我市,为实现未来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二是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市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对扩大内需、产业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项目强化包装和推介,全年累计争取中央、省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用于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方面的补助资金近10亿元;积极帮助担保机构向国家、省争取担保行业专项资金2248万元,使担保机构有实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41家机构担保余额总计105亿元,资金放大倍数平均为3.5倍,对中小企业担保余额89亿元,为地方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落实积极财税政策。组织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落实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取消和停征部分基金收费,出台进一步扶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地方性奖励扶持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年全市实际退付增值税79.41亿元(其中:出口退税46.85亿元,免抵调减20.47亿元、再生资源退税9.93亿元),兑现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地方性奖励10285万元,发放石油价格补贴资金2331万元,拨付外贸出口企业奖励资金1219万元,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7405万元。

(二)着力倾斜民生领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我市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支持办好各项惠民实事工程,以更大的力度保民生保稳定。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将13.2万农村老年居民全部纳入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范畴,全年发放老年农民养老保险金1.17亿元,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筹资标准提高到370元/人,筹资规模达2.48亿元,医疗费用最高结报限额提高至10万元。充分保障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生活待遇,筹集城保“并轨”资金3.5亿元,全年发放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2.87亿元。支持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项政策,安排1.5亿元建设及购买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9万平方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发放各种补贴6000多万元,完善城乡低保、临时困难救助、困难学生资助、残疾人帮扶、农村五保、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制度,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二是加大“三农”支出力度。2010年我市财政支农支出数为5.8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亿元。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实行水稻、能繁母猪、奶牛、小麦、油菜联办共保;安排农业专项资金35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机水利事业发展;安排惠农补贴资金3000万元,用于水稻直补、油菜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促进农业增效,提高农民收入;向上级争取各类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支持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1307万元改造了53座农桥,安排资金2000万元新建了10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改善农村出行和生活条件;安排资金3000万元继续推进万顷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申请上级资金445万元、市镇财政配套资金375万元推进44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三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统筹用于再就业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为7500多名再就业人员拨付岗位补贴、保险补贴22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加快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落实,适当放宽了放贷范围和额度,及时落实小额贷款贴息资金20多万元。落实村(社区)级社保协管员制度,安排资金340多万元在全市设立287个村级社保协管员,基本实现了全市就业保障服务的全覆盖。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增加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安排资金2亿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总额达8.69亿元;对全市一、二年级的25776名小学生发放了7.7万册免费教科书,保证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享受免费教科书;市镇财政共安排2009-2010学年春季学期、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660万元,受助学生15333人次;对全市279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31万元。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加快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突发应急机制等;市财政安排1亿元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配套经费,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3.2亿元开展城区控源截污排水达标创建工程及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安排1.3亿元推动全市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安排5亿元推进京沪高铁安镇站连接道路、暨南大道二期、扬子江路北段等公路主干线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路干线网;安排13亿元推进城区澄江西路二期、人民东路东延伸段、延陵东路东延伸段、东外环路南延伸线等城区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安排6800万元完善公交体系建设,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三)着力加快改革步伐,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2010年,我市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了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完善国有资产体制机制创新工作。1.深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核定了企业国有资本金,监督企业投资行为,审核国资公司的对外投资、清算等重大事项,审核批准成立了4家国有二级公司,审核批准了新国联内部资产整合方案、国教集团资产整合方案、江南水务公司收购乡镇水厂等涉及企业投资、改制、资产处置等方面的20多个事项。在16家一级国资公司组建整合到位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继续做好一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资产整合工作。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面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未脱钩经济实体清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订相应的处置方案。借助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建立三级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实现了全面、动态的管理,并将市属学校的资产也纳入资产管理范围。二是做好绩效预算试点工作。制订了《江阴市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和《江阴市市级财政项目绩效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完成了节能与循环经济、农桥补贴2个项目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评价工作,为2011年政府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今后逐步扩大绩效预算试点奠定了基础。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状况,制定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接受各单位委托采购预算47.84亿元,实际采购金额44.13亿元,资金节约率7.76%。为规范政府采购验收工作,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订出台了《江阴市政府采购验收管理暂行办法》。抓住网上办公平台建立的契机,整合清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促进专家库结构更合理科学。联合市监察局全面运行政府采购远程监控系统,加强政府采购开标现场的监督,政府采购运作更加规范。四是全面推开参与式预算。以新桥镇、申港街道为试点单位,2个参与式预算项目即新桥镇新都苑二村休闲广场景观绿化工程、申港街道控污截源达标区创建工程均于2010年竣工交付使用,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遵循政府领导、广泛参与,节约优先、量力而行,及时总结、有序推进的原则,各镇(街道)、开发区全面推行参与式预算改革,确定了参与式预算项目,涉及到道路建设、社区服务、小区改造等多个领域,项目预算220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24万人。五是成功运行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2010年1日1月,公共财政网上办公平台正式上线,所有财政业务全都在网上运行。同时从去年下半年起,以江阴经济开发区、澄江街道、祝塘镇为试点单位,平台逐步向乡镇、开发区延伸,基本达到了“业务上全面覆盖、数据上完全共享、流程上互相衔接、管理上协调统一、服务上规范有序”的目标,实现了财政改革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对外服务一体化、行政办公业务一体化、廉政风险防范一体化、管理创新一体化,推进了江阴财政管理的创新,平台建设走在了全国财政系统前列,得到了财政部、省财政厅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六是完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体制。出台了《江阴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澄政发〔2010〕164号),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有效促进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提高了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做好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将概算审批等项目管理职能与资金拨付监管职能有机结合,基本实现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资金财政集中支付的全覆盖,全面及时地掌控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0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峻的经济形势,迎难而上,奋力作为,较好地化解了财政收支矛盾,推动了江阴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宏观经济形势逐渐企稳向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方面经济回升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未来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财政收入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促转型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政策,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定信心,排难奋进,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幸福江阴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