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所提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1-09-05)  点击量: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唐仲贤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报告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所提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两会期间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53件,有8件代表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3月3日召开交办会议,在法定时间6月3日前所有建议全部答复完毕并寄送代表。7月20日市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座谈会后,市政府迅速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重点建议进行了跟踪督办、逐条梳理,对尚存在不足、需要推进的其他建议也要求承办部门拿出推进措施、力求实效。下面,我就今年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逐条汇报如下:

一、《关于加强犬类管理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犬类管理工作。2011年 1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犬类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全市犬类管理工作。一是再次开展犬类调查摸底工作,二是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四是开展定期联合执法整治工作,五是继续做好犬类管理的日常服务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登记办证2500余只;通过集中整治共捕捉无主、流浪犬850余只,下发违规违法养犬限期整改通知书200余份,教育引导养犬人员1000余人次,张贴各类犬类集中整治宣传资料《公告》、《通告》、宣传册等共计10万余份。

二、《关于加强城区交通管理的有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市政府下大力气抓好畅通工程建设,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着力解决代表关注问题,优化交通环境。公安部门就要塞中学周边交通环境问题、缓解人民东路交通拥堵问题、朝阳关路环城南路桥面降低问题、司马街14弄交通组织问题、加强机动车违法整治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开展了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建议座谈会后,又与两名反馈不满意的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说明了目前进展情况,取得了代表谅解。(二)加大路面管理力度,严查重点交通违法。公安交巡警部门充分整合警力,创新改革警务管理模式,推行大队领导和部门警力路段承包制,落实常态监管、整治制度,加大路面管理力度,减少交通拥堵诱因,规范路面交通秩序。(三)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快交通指挥中心各项系统功能的建设完善,充分发挥交通指挥中心的功能作用。依托智能交通系统,实时检测路面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缩短高峰时间。下一步将在虹桥北路、黄山路、大桥北路、中山路、毗陵路、花山路等路段实行绿波控制,在城区新建20块可变交通信息诱导屏,与汽车电台一起实时发布主城区交通信息,均衡路网的交通分布。(四)城区全面实施“禁摩”,减轻城区交通压力。根据2002年市政府区域性和路段“禁摩”的相关规定,加大对闯禁区摩托车的查处力度,杜绝摩托车闯禁区现象,减轻城区交通压力。(五)加强拥堵路段排查,科学合理组织交通。三月底完成对环城北路与三元坊巷交叉口、环城东路与阳光桥路口、春晖路与人民东路交叉口以及健康桥、芙蓉桥高峰期间的禁左措施。待中街改造并打通至青果路后,实行中街由西至东单行、南街由东至西单行的措施。待环城东路与人民东路交叉口、大桥北路与人民东路、大桥北路与长江路交叉口、人民东路与环城东路、人民东路与大桥北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后,增设直行车道。(六)加大公交优先力度,优化市民出行方式。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优先车道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保障公交专用、优先车道畅通。下阶段,市政府将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提升全民交通素质、进一步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合理控制机动车总量,努力为全市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三、《关于让江阴市民吃上放心食品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食品安全法》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大专项整治,创新监管举措,全市食品安全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市政府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将“放心食品”列为2011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11年3月31日,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并且制定出台了《江阴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关于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1年2月22日,市政府高佩、袁秋中、龚振东三位副市长主持召开加强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就设立机构、优化布局、完善检测、弄清客源、现场改造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重点建议座谈会后,政府办迅速督办,就目前推进落实情况向沈建代市长作了汇报,下阶段将由封晓春副市长牵头,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狠抓推进。

四、《关于加快城区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拆迁安置房建设。由于安置地块的拆迁难度大、进展不快,导致安置房的建设相对滞后,有不少拆迁户在外过渡。今年年初,我市城区在外过渡总计约4000余户,共需7191套拆迁商品房,全市拆迁商品房区域剩余房源只有395套,约5.1万㎡。市政府组织对立新四期(天新嘉苑)先后进行了3次抽签选房安置,共选房850套,同时,统筹城区零星空置房源进行安置,共安置250套,今年共安置1100套,“拆”“安”矛盾仍然突出。今年城区将启动建设拆迁商品房134万平方米,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在外过渡户。同时对下步新启动的建设项目已安排相关部门先行实施安置地块拆迁,尽量缩短在外过渡时间。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拆迁商品房建设的跟踪监督管理力度,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按期完工。一是加快扫尾。继续加大属地工作力度,强化拆迁队伍工作水平,加大安置地块拆迁扫尾力度,力求尽早供地出让。二是加快推出。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对具备开工备件的地块要加快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加快土地挂牌出让,确保城区安置房如期建设。三是加快建设。抓紧在建拆迁商品房工程进度,想方设法抓紧推进,确保尽早完工。

五、《关于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市物业管理大会和拆迁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现场推进会,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澄政发〔2009〕77号)、《关于加强拆迁商品房建设管理和拆迁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的意见》(澄政发〔2010〕8号)、《关于印发江阴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澄政办发〔2011〕8号)等文件。但是,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长期存在,致使目前拆迁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物业服务收费普遍艰难、前期建设遗留问题突出。市政府将从落实属地管理机制、落实扶持政策、落实资金缴纳、落实源头控制、落实问题整改、落实服务规范等方面加强管控,进一步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六、《关于建立不开区补偿机制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不开发区域建设扶持政策,主要涉及不开发区域扶持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用地 “三个优先”政策、企业异地搬迁、异地投资以及招商引资跨区域建设的项目奖励政策、排污权出让政策等内容。当前,在不开发区域发展过程中,拆迁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很大,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格局调整,一定程度上给镇、村两级财政和集体经济收入带来影响。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补偿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不开发区域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滚动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七、《关于在我市发展出租车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的出租车从1996年起步发展,到目前为止总数为418辆,相对周边城市来讲,数量较少。市政府从2005年起,加快推进出租车公司化改造,至2010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工作,为我市出租车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年以来,市政府认真调研,主动沟通,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积极与省交通厅和运管局沟通。由于出租车运力的新增须经省政府审批,省交通厅同意我市出租车扩容只需报无锡市人民政府审批(由于我市已实行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并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实施。二是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篡了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计划于7月27日组织专家评审。该规划一旦通过评审,立即进入报批程序。三是着手研究制订我市出租车扩容实施方案。将于8月中旬完成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防范不稳定群体性事件发生。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出租车发展指标。二是在获取指标的前提下,制订和完善出租车投放方案,适时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分期分批投放,确保行业稳定,年内争取新增投放50辆。

八、《关于规范土地流转费正常增长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关于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增长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澄委办〔2009〕18号)、《关于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实施意见(试行)》(澄委发〔2011〕21号)等文件,要求各镇(街道)根据粮食价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求情况等,分产业合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价格,并建立完善流转指导价格的正常调整机制。各镇(街道)的流转价格也在逐年提高,正常的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关于统一土地流转费标准问题。土地流转价格镇与镇、村与村、各时间段之间差异较大,且流转用途各不相同,还涉及到合同的法律性问题,如要全市统一流转价格难度很大,且更易造成更大的不稳定因素。市镇用于道路绿化土地是镇政府通过村委向村民流转取得的,《关于规范江阴市公路建设的若干意见》(澄政办发〔2009〕79号)明确,土地租金由开发区、临港新城和各镇政府承担,因此只能在开发区、临港新城及镇(街道)范围内,在合同到期后督促各镇(街道)根据粮食价格和种田收益等情况作出相应调整,适当提高流转价格,以维护农民利益。目前,我市土地流转价格调增机制已初步建立,对全市各镇实行统一的土地流转费标准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上述八件重点建议办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阶段市政府将重新梳理、落实主体、加大力度、加强督办,继续狠抓跟踪落实,努力提高办理实效。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