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意见
(信息时间:2011-12-12)  点击量:
 

2011年11月1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调整情况、2011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计划调整情况、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情况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评议了交通工程建设专项工作,提出了如下审议意见:

一、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调整情况

会议认为,市政府根据当前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和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对财政预算作出调整,是顺应发展、符合实际的。会议决定批准2011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努力做好收入征管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做好今年后两个月的征收工作,努力完成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收入任务。

二要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要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关于2011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计划调整情况

会议认为,今年是项目计划调整较大的一年,也是项目实际投资与计划时序进度差距较大的一年,由于建设要素筹措难度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设程序欠规范等因素,影响了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考虑到上述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决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项目计划调整方案。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协调,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切实保证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计划的执行。

二要努力筹措建设资金,集中财力保平衡,落实资金保重点,及时拨付建设资金,确保政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三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相关措施,严格建设程序,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增强项目计划的科学性,保证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的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三、关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情况

会议认为,新一轮规划严格依据《城乡规划法》和相关规划技术规范,在总结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阴城市发展现状,确定了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所提出的城市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城乡空间组织、综合交通体系等相关专项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符合江阴实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建议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规划:

一要突出城市定位和区位优势。要按照锡澄一体化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滨江优势,强化与无锡及周边城市的联通对接,加快锡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全面对接,打造纵深辐射、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城。要依托我市江尾海头自然禀赋,融入长三角、沿江发展大局,彰显个性特色,以长江和锡澄运河为纽带,建设国际化的滨江花园城市,形成独具一格的城市形态风貌。

二要突出城乡统筹和片区发展。要明确片区体系中各城镇组团的功能定位,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加快城市区域交通畅通工程规划建设。通过建立分工明确的城镇协作体系,强化各组团间的功能互补,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与城镇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投入,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效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缓解中心城市压力,改善城区拥堵困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三要突出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城乡功能布局。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长江等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通过三次产业的有序分布,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科学把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持和延续城市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继承并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四要突出规划深度和规划刚性。要及时组织编制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等,加快着手组织修编各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切实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在指导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轮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城市总体规划》,执行中确需局部调整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报批和备案手续。

四、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创新方式、规范程序,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着办理机制不够完善、个别建议具体解决措施较少、落实进度不快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及有关承办部门: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办理职责。要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尊重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强化政府职能、促进部门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明确办理责任,完善办理机制,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要创新办理方式,提高办理质量。要突出办理重点,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找原因、定对策、抓落实,扎实推进重点建议办出成效。要坚持“开门办理”,进一步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沟通,掌握代表真实想法,认真倾听代表意见,共同商议解决措施。要抓好工作落实,科学制定具体办理计划,按照要求落实解决有关问题,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三要加大督办力度,提升办理实效。要加强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建议办理动态和办理结果,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完善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机制,对换届以来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认真梳理,督促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巩固办理成果。要实行阳光办理,逐步公开建议办理方案、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增强建议办理工作透明度。

五、关于交通工程建设情况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交通运输部门把交通工程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严格监管,全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交通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建设资金渠道不断拓展,遍布城乡、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安全畅通的快速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对我市交通工程建设进行了审议测评,测评结果综合评定为满意。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市交通工程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有待完善、要素制约有待突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为此,建议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在高起点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总体规划,立足城乡一体化要求,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市域道路、公共交通、内河航道等各项规划。要把道路管线、绿化景观以及相关配套功能设计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研究、同步推进。同时要加强我市对接城际轨道交通研究,争取快速形成锡澄一体乃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二要在高质量工程建设上花力气。要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及方案研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扎实推进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加强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妥善解决好工程建设中拆迁安置等各类矛盾纠纷。

三要在高标准管理养护上做文章。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有关交通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法完善城乡公路维护与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交通设施养护统筹水平;要加快完善桥梁、水系、绿化、美化、标志、标线等配套设施,有效提高公路、航道的等级和标准,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运输潜力。

四要在高水平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上有创新。要整合城际客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现有资源,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网络;要加强城区与农村班线衔接,建立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公交客运网络,做到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公交相互融合、有序衔接;要强化宣传、积极稳妥、积极推进出租车扩容,给市民创造一个优质、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五要在高素质队伍建设上动真格。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切实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勤政廉政水平;要加强交通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交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工程建设工作:

一要加强领导。要提高交通工程建设对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力量不减、工作不松,确保我市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要根据规划认真编制项目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科学有序安排好交通基础工程项目建设。

二要创新机制。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探讨组建统辖全市范围交通管理职能的交通委员会,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指挥有力的大交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公路、航道、轨道等立体交通体系综合效应。

三要确保资金。坚持突出重点、控制一般、效益优先的原则,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批及资金管理等,同时要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抓早抓实融资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交通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为项目建设增强资金保障。

四要严格监管。要强化对交通专项资金的监管,开展对交通建设项目投资的绩效评估,通过对项目工程造价、资产交付使用率、建设周期、工程质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科学评价政府性投资项目效益,为今后安排建设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会议希望交通运输部门要对照评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强化措施,落实整改,务求实效;对需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或需由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加强沟通,及时汇报,当好参谋,促进解决。市政府要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整改工作的督查,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做好协调工作,认真研究落实。会议要求交通运输部门于2012年2月份向人大常委会会议书面汇报整改落实情况。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