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关于我市集镇绿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息时间:2013-07-08)  点击量: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封晓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就我市集镇绿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我市集镇绿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我们以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为目标,以“打造精品、彰显文化、营造特色”为理念,将城镇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逐步推进绿化从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努力拓展绿化面积、提高绿地质量、提升管养水平。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多项殊荣,今年3月荣获了江苏省绿委颁发的“20032012年绿色江苏建设突出贡献奖”。到2012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92%,绿地率达到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88平方米

1、全市统筹,不断打造绿化工程精品。近年来,市政府共投入十多亿元,先后打造了徐霞客大道、芙蓉大道、长山大道、暨南大道等道路绿化工程,建成区每年新增公共绿地超过10万平方米,每500范围内就有公园、游园,建成绿色通道102.6公里,绿化面积9600多亩。2012年以来,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城镇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完成暨南大道二期绿化工程、京沪高铁安镇连接线绿化工程、锡张高速景观防护林工程和城区新建、改建重要道路绿化工程共84.9万平方米,全面推进绿色创建、增绿补绿、绿线管控等工程,城乡绿化面貌得到整体提升。

2、集中整治,全力提升城乡绿化效果。3月份以来,按照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的要求,抢抓绿化建设的黄金时节,对全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化等进行全面梳理,完成修剪整形、补植更新、枯枝清理、肥水施灌等工作,实现绿地景观全面提升。基本完成了锡澄、沿江高速公路匝道及互通景观提升工程,完成了京沪高铁两侧、芙蓉大道、暨南大道、徐霞客大道、澄杨路等城乡主干道沿线绿化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景观效果,构筑生态廊道,提升城市形象。

3、强化考核,切实提高绿化管护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绿化管护体制机制,实施长效的精细化管护,制订了《江阴市园林绿化管护考核管理办法》、《江阴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等级标准》、《江阴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定》、《江阴市城市绿化养护月历》。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蒋书记“全覆盖、立体式”的管护要求,快速投入人员、精力、设备,搞好绿化管护各项工作。在全市绿地安装150块“绿地管养公示牌”,成立38人的“江阴市绿地管养突击队”,组建“绿化养护考核办公室”,添置绿化技术装备力量,确保全市城乡绿化管护人员每日不低于1600人。2012年以来,我市绿化部门共完成110联动绿化接警近300起,“12345公共服务处理400多件,“12319城管信息处理300多件。

4、加强引导,有效强化绿化行业管理。积极引导全市园林绿化企业提高绿化施工技术、提升绿化管护质量、壮大企业规模水平。目前,我市的45家绿化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12家,三级资质企业32家。2012年累计完成全市住宅小区绿化工程竣工验收58件,获得江苏省园林绿化优良工程2个,无锡市园林绿化建设优良工程9个、养护优良工程2个。此外,市园林旅游局会同市财政局研究了我市园林绿化企业购置机械给予补贴的相关政策,通过有效的经济杠杆,鼓励全市绿化企业添置绿化高空作业车、洒水车、工作卡车等设施设备,充实提升技术装备力量。

5、积极创建,发挥精品典型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绿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园林镇1个,创建无锡森林镇4个,森林村40个,园林式单位4个,园林式居住区4个,绿化达标单位8个。年内还将新创建无锡市园林式单位2家、园林式居住区4家,创建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区2家。在新桥镇获得首批国家园林城镇称号后,其他各镇、街对绿化也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和提升,目前各镇在镇区范围内均有一座不小于5公顷的综合公园,都有一条相当于林荫路的主干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绿化资源和底蕴。与此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绿化,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绿化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城乡绿化上水平、上档次、上台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集镇绿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但对照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的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不顺畅,乡镇的绿地统计口径和标准还不完善;绿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部分镇在绿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采用高投入、低水平种植方式,不适合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绿化养护不到位,对现有绿化成果保护不够,存在随意占用、毁坏绿地现象,养护标准缺少统一规范,等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高度重视、研究对策、创新办法,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我市集镇绿化工作的思路举措

今年是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攻坚突破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优化提升,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突出生态宜居,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要求,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使“江阴大地处处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目标。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严格执行绿化规划,统筹城乡绿化建设,推进绿化工程,提高养护管护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

一是绿化规划更严执行。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加快修编新版《全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实现从城市绿地系统到城乡绿色空间的规划统筹。对照《全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中各项绿化指标要求,科学指导各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合理设置各类绿地及园林绿化设施,采取点、线、面、环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布局,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地系统,确保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长期性。根据《江阴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加大对我市现有绿化成果保护力度,公安、城管、园林、农林等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损绿、占绿、毁绿的行为,切实维护绿化成果。我市还将借鉴目前江苏省部分市将现有绿地分等级、划片域进行分类管理的成功经验,借助市人大的力量成立绿化监督委员会,发动全社会积极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二是绿化品位更快提升。重点加强城市、集镇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分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丰富树木品种,注重季相、色相搭配,争取做到每条道路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加大城乡绿化统筹,结合我市道路、山体、水系、湿地、林地等的布局特点,加快打造城乡的绿肺、氧吧。积极开展全市绿化环境整治,大力增绿补绿,美化集镇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有效提升城乡绿化景观,构筑绿色屏障。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在做好垂直绿化、墙体、屋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的同时,要合理利用目前城镇闲置、摒弃的空地,合理布局落叶和常绿乔木,美化城镇环境。

三是绿化工程更加高效。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年内全面完成锡澄、沿江高速公路匝道及互通景观提升工程,完成京沪高铁两侧绿化、锡澄高速道口与长山大道连接线绿化工程、峭璜路改扩建绿化配套工程,完成城区、乡镇重要道路绿化工程,完成沿江标志区中央景观大道(林荫大道)一期工程,完成芦花河、西横河、敔山湾北引河景观工程等一系列绿化工程项目。年内还将启动建设环城森林公园,使城市南部绿化脉络互相贯通联为一体。在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尊重植物的生长特性,秉持节约型园林、生态型绿化建设宗旨,胸径大于15公分树木,在乔木总数中所占比例控制在10%以内。合理利用绿化用地,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施工管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绿化管护更加精细。按照园林绿化管护考核管理办法、绿化等级标准、养护技术规定、绿化养护月历等规定,加强规范性操作和制度化管理,作为量化考核的标准和杠杆严格实施。实施“分级考核制、项目包干制、经费挂钩制、交叉比学制”等手段,更科学、更有效、更严格地对全市近3000万平米绿化养护进行考核督查,逐步由粗放型养护向精细型养护转化,保证绿地完整率和绿地效果。园林部门进一步强化全市集镇绿化统筹,进行扎口管理,实行统一备案和指导机制,并将城乡绿化建设情况,纳入每年的考核体系中。建立健全镇主要领导总负责的集镇绿化目标责任制,各镇明确一名集镇绿化建设和养护的分管负责人,把集镇绿化纳入镇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从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等方面给予保障。强化专业化、精细化绿化养护,制定完善各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和养护定额标准,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确保养护资金投入占上一年园林绿化建设总投入的710%,坚决纠正个别乡镇存在的“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现象。

主任、各位副主任,园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绿化是一座城市的形象。集镇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举措,为打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和谐美丽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