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奋力开创江阴市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信息时间:2012-11-16)  点击量:
 

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

2012年是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我市通过制定和落实《江阴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2012年—2015年)》,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全市经济优化提升和转型升级,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知识产权工作基本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我市通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去年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万件,受到了无锡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日臻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初步形成了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今年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对联席会议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更新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同时,以各镇科技办为纽带,不断完善各级联络员制度,形成了市、镇(街道、园区)、企业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及时落到实处。我市还成立了全国县级第一个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辅导、评估、交易、质押贷款、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与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江阴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了具有信息服务、战略分析、行业技术专利分析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制定、专利专题数据库建立、专业团队人才培训、管理标准化创建辅导咨询以及相关的延伸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

(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跃升。自2004年我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以来,每年我市专利的申请量以年均翻番的速度呈几何倍数的增长态势。尤其是2011年,全市专利的申请量首次突破了万件大关,达到了11290余件,同比增长95.2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240件,同比增长180.3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达到4700件,同比增长93.65%,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达到4350件,同比增长70.18%。专利授权量达到6912件,同比增长80.61%。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成为无锡地区首个专利超万件的县(市、区)。截止今年9月份,我市共申请专利12123件,授权专利313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182件,授权222件。与此同时,我市企业专利的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项发明专利获第十三届国家专利项目金奖、省第七届专利项目金奖;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的1项发明专利获省第七届专利项目优秀奖;江苏华丽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双良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2项发明专利被评为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江阴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2项发明专利分获无锡市第四届专利项目金奖、优秀奖。

(三)知识产权运用效果显著增强。通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培育,不断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2011年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无锡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大阳光辅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被评为无锡市专利工作优胜企业。通过贯彻实施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进一步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011年全市29家企业被列入省知识产权标准化示范创建名单,法尔胜、双良、华宏科技3家企业被评为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企业合理利用知识产权规则,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力地位。2011年全市23家企业列入无锡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前期培育单位,兴澄特钢等4家企业承担了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全市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2012年我市又有2家企业承担实施江苏省战略推进计划,6家企业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验收。

(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初,市知识产权局对全市以制造业和商贸两类企业为主的重点企业进行了专利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分别把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六大新兴产业以及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冶金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列为重点检查领域,把商品生产聚集地、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商品销售集散地和侵权违法行为多发地作为重点整治地区;重点检查了我市企业拥有专利权的情况,加强对本地企业专利权在本地区被侵权、假冒的信息收集和调查,严肃查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这次活动共涉及全市10个产业8大类产品69家企业,通过这次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强化了法制观念,为更为广泛深入地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组织了相关专家为中小型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和应对他人诉讼中进行了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投诉和举报的回复率达到100%,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海关查获率明显提高。2012年上半年,我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以流通领域为对象的商品专利标识的专项检查,共检查全市大小超市12家、药店15家,重点是检查商品流通领域中专利标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文广新局、工商局开展了商标标示印刷企业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

(五)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成效明显。近两年来,市知识产权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江苏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开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培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202名,全部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资格考试。开通了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邀请上海市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为我市科技工作者作了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专题培训。开展欧洲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专家进江阴企业活动和国际专利申请、保护等专利知识讲座;组织知识产权实务乡镇培训班,面向初次申报的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利申报流程等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组织多家外资企业参加中国337调查知识产权应对培训;组织30家物联网企业参加物联网产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开展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组织30家企业开展江苏省知识产权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工作培训。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6”法制宣传日、科普宣传周等重大宣传活动,利用举办讲座、现场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放图书资料等方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通过多层次多主题的宣传培训,培养了一批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二、存在问题和矛盾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压力巨大。我市已经明确提出明年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12件。截止2011年年底,我市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仅有91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达到5.6件;截止至今年9月份,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1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89件。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度,今年我们要达到7.2件,明年要完成目标值的80%即9.6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与周边县市的工作差距较大。一是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上有差距。去年吴江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8473件,昆山市达到17301件,常熟市达到15173件,南通的海门市也突破了12000件。他们的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30185件、12463件、7599件和9683件,我市与他们差距甚大;今年上半年昆山、吴江、海安的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16670件、13323件、6263件,我市达到6060件,仅列全省市(县)第4位;常熟、昆山、吴江的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0138件、7244件、6374件,我市仅1534件,列全省市(县)第8位。二是在资助政策上有差距。今年张家港、昆山、常熟财政预算用于专项资助专利经费均突破了2000万元,单件发明专利的资助也明显高于我市。

(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自身工作来看,行政管理力量相对薄弱,2004年市编办批准科技局增挂了“知识产权局”牌子,科技管理科增挂了“专利科”牌子,但存在“无编无人”的状况,大量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由科技管理科兼管,而周边县市都有两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与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虽然我市目前拥有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拥有四家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还是存在服务标准不高、服务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范围不宽、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四)知识产权总体环境、氛围还不够浓厚。不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和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产业发展的发明专利、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和重大题材的作品创作还不多;知识产权运用水平还不高,在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的企业较少。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瞄准目标,强攻薄弱,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推进力度,促进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下阶段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今明两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之年,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突破之年。我们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和质量、标准、品牌战略,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研发机构建设“两个全覆盖”,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着力提升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的优化提升、转型发展。

明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力争达到3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每亿元GDP专利授权数6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数2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以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制定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市、镇(街道、园区)、企业联动机制,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成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坚持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中介机构的沟通,对涉及本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报告。加强对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定期汇总分析、评估,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知识产权的考核指标列入全市及各镇(街道、园区)党委工作考核指标,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监督考核。积极鼓励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在市科技创新资金中辟出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以发明专利和专利授权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奖励力度。

(二)突出重点,努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1)积极实施“百企万件专利”行动计划。突出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优势企业中开展“百企万件专利”行动计划,力争近两年内形成百家企业拥有10000件专利的目标,对达标企业给予一定奖励。(2)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选择部分专业镇(街道)及特色科技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形成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我市区域性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鼓励专业镇(街道)及特色科技园区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体系,培育良好的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培育年申请专利超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350件,专利授权超800件的专利申请优势镇(街道)、园区。(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机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全过程。推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能够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专利密集型企业。甄选出10家优秀企业,认定为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

(三)拓展内涵,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内容。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建设“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专利监控系统”,开展对同类专利或竞争对手专利的监控预警。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石化)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传感器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开展专利状况分析研究,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开展江阴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建设,为企业在专利保护策略、市场定位策略及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帮助。继续健全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开发、实施中介、评价评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战略研究咨询,提供全面、快捷、诚信、合法的服务,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保障。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规范和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引进法律、咨询等服务机构,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逐步形成能适应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

(四)惩防并举,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着力改善知识产权执法条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和侵权信息数据库。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建立技术鉴定、技术调查、专家证人、专家顾问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司法保护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重点难点案件会商通报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案件移送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实行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重点整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建设,及时受理、快速处理侵害知识产权的举报和投诉案件。针对反复侵权、群体性侵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等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案件立案、审理和执行的快速通道。有效行使专利纠纷案件管辖权,努力拓展司法保护空间。完善司法审判工作蓝皮书发布、专家咨询、信息通报、定期走访企业等制度。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建设专利分析数据库,制定专利预警指标体系,适时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报告,对可能发生产业技术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及时警示,制定预案,妥善应对,控制和减轻损害。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强化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及规则的研究,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重点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援助。

(五)营造氛围,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创造、创新成果变成自主知识产权,使之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不竭的资源,为我市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加强对全市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工作的统一规划部署,形成部门联动的生动局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四进”活动,不断拓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层面。积极开展各级干部、机关公务员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培训,大力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企事业单位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级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面向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鼓励发明创造、尊重知识产权教育。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在全市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创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