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江阴市学校布局规划(2008—2012年)》实施情况的汇报
(信息时间:2012-11-16)  点击量:
 

市人民政府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学校布局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的发展。由于影响学校布局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学校布局调整是不可避免的。2008年10月31日,《江阴市学校布局规划(2008-2012)》经江阴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同年11月5日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发并开始实施。今年是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我们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为我市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的调整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鉴于此,我局组织人员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论证分析等形式,对《江阴市学校布局规划(2008-2012)》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及成效

(一)实施基本情况

《江阴市学校布局规划(2008-2012)》实施以来,我市新建学校(幼儿园)29所、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幼儿园)63所,撤并学校(幼儿园)105所,共投入资金约27.8亿元。基本情况如下:

1、幼儿园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42所,村园(分园、办园点)86所。到2012年的规划是全市幼儿园48所(新建城西幼儿园、阳光国际幼儿园、立新幼儿园、敔山湾幼儿园2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村园(分园、办园点)40所。目前已新建或易地新建幼儿园(含分园)13所,建筑面积147763平方米,投入资金44063万元;已有10所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投入资金7448万元,改扩建面积35092平方米;已撤并62所村园(分园、办园点),现有村园、分园24所,尚有6所村园(分园、办园点)计划撤并而尚未撤并。还有5所幼儿园或村园(环南路幼儿园、敔山湾幼儿园2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立新幼儿园)计划新建(含易地新建)而尚未实施。

2、小学

2008年,全市有小学39所(含特教中心校),分校(分部、办学点)46所。到2012年的规划是全市小学37所(撤并环南路小学、北大街小学、虹桥小学,新建城西小学),分校(分部、办学点)15所。目前已新建或易地新建小学6所,建筑面积94788平方米,投入资金42200万元;有24所小学进行了改扩建,投入资金19968万元;已撤并小学分校(分部、办学点)26所,尚有9所小学分校(分部、办学点)计划撤并而尚未撤并。还有4所小学或小学分校(二实小分校、青阳实小、澄江中心、实验小学北校区)计划新建(含易地新建)而尚未实施。

3、中学

2008年,全市有中学41所,到2012年的规划是全市中学41所(撤周西中学、征存中学,新建敔山湾中学、城西中学)。目前已新建或易地新建中学6所,建筑面积371407平方米,投入资金117550万元;有23所中学进行了改扩建,投入资金31128万元;撤并了9所完中的高中部、4所初中(周庄镇周西初中、北国中学、璜塘实验学校、征存中学)。还有4所中学(华士实验中学、立新中学、体育中学、城西中学)计划新建(含易地新建)而尚未实施。

4、成职教

2008年,全市有中等职业类学校11所和18所成教中心校。到2012年的规划是全市所有中等职业类学校都撤并到中职园。目前,已有4所中职校撤并,撤并了1所成教中心校(石庄成教中心校),其余17所成教中心校全部保留。有4所成教中心校(璜土成教中心校、华士成教中心校、云亭成教中心校)、月城成教中心校)易地新建,投入资金4450万元。有6所成教中心校改善了办学条件,共投入资金10975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前,我市学校存在布局分散、校点过多、设施较差、规模较小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校舍等问题,实施调整后,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布局调整最直接的成效就是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这一点无论城区还是乡镇地区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如城区城中实验小学东校区和要塞实验小学南校区的建设,乡镇新桥中学、云亭中学、利港中小学、周庄实验小学东校区等学校的建设,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调整前,我市乡镇一些村小规模较小、没有专用教室、教师较少,缺少英、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师资存在结构性不合理问题;调整后,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得学校各学科专职教师齐全,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机会的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

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学校形成适度规模,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如随着乡镇学校村级小学、村级中学的撤并,学校数量的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使得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布局趋向合理。

3、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追求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一直致力的目标。随着布局调整的实施,我市乡镇学校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大大减少,基本消除了薄弱学校,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总之,我市通过近五年来学校布局调整,达成了以下主要目标:一是普通高中优质化水平得到提升。按照10万人口设1所普通高中的原则,调整后我市现有高中12所,全部为省3星级以上中学。其中,新南菁中学、新江阴高中(均为江苏省4星级中学)均按照江苏省5星级学校硬件标准建设,江阴一中、长泾中学、青阳中学等5所中学为省4星级中学。二是义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我市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新建云亭中学、利港中小学等学校,撤并偏远、规模小、校舍建筑不符合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要求的村小,改扩建镇(街道)中心学校,不断优化义务教育资源。三是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得到扩大。新建、扩建或易地新建一批幼儿园,增加布点,均匀覆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如西郊幼儿园(西区)、祝塘幼儿园、青阳幼儿园、南闸幼儿园、长泾幼儿园等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幼儿园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放大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取得成绩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新期待,当前我市学校布局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本轮《规划》调整任务尚未完成

1、城区学校布局规划调整任务尚未完成

⑴未完成新建学校4所,分别是立新中学、实验小学北校区、新澄江中心小学和体育学校。上述学校由于资金、征地拆迁、规划设计等原因至今未能开工建设。

⑵未改扩建的学校8所,分别是江阴高中实验学校、要塞中学、辅延中心小学、城南小学、英桥国际学校、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环南路幼儿园、北大街幼儿园。

⑶未撤并的学校6所,分别是江阴一中初中部、城中实验小学老校区、澄江中心小学、环南路小学、北大街小学、虹桥小学。

2、部分乡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尚需努力

受乡镇财力和规划调整等因素制约,一些乡镇列入《规划》的学校布局调整计划也未全部落实。如城东街道新建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山观实验小学金童分校;璜土镇扩建璜土中学;青阳镇新建青阳实验小学;云亭街道新建云亭实验小学云东分校;华士镇新建华士实验中学等。

3、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尚未实质性启动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综合各方面因素,研究决定将全市12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整为一个“江阴中等职业教育园”(简称职教园)。根据这一思路,2009年以来,我市相继停止了陆金标科技学校、轻工中专校(新桥、长泾)、卫生中专校、英桥国际学校(职高部)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共保留7所职业学校,在校生16323人。近年来,虽然中等职业类学校的撤并按照计划在实施,但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却没有实质性的启动,市镇街又基本停止了对职业学校基本建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的投入,基本停止了新教师的招录,导致职业学校校舍陈旧、设施简陋、实训设备数量不足先进性差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总之,上述未完成的项目,有的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加速推进;有的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发展实际,进行相应调整,并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中进行优化。

(二)布局调整的成效同教育优质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尚有差距

1、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仍不足

一是义务教育资源整体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区面积的快速扩张,我市城市人口与外来务工人口急剧增长,学生的就学需求也相应增加,但城区教育资源的总量却增长不大,造成许多学校(特别是小学)超负荷运转。我市城区小学学生占用的教育资源还远远低于江苏省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的有关标准。如小学学生的占地面积,我市为生均12.5平方米,而江苏省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要不低于18㎡。我市城区绝大部分小学超班额较多,如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小学学生班额不超过40人,而我市实验小学的平均班额为50.8人,城中实验小学的平均班额为49.3人,要塞实验小学的平均班额为48人,花园中心小学的平均班额为46.7人,辅延中心小学的平均班额为46.2人,晨光实验小学的平均班额为46人。二是部分区域学校分布还不均衡。随着我市城区范围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部分区域教育资源还不足,如城西和城东区域还需要增配初中,城东和城南还需要增配小学,城北和人口密集小区还需要增配幼儿园。另外,对城区外来务工子女的入学、入园问题还要统筹考虑,妥善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入学难问题和有些学校由于外来务工子女比例过高而造成本市人民群众子女纷纷去地段外学校择校就学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资源急需扩大。目前我市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学前教育布局不合理,资源相对缺乏。而农村镇区中心幼儿园虽然规模较大,但由于大量新市民子女进入,也造成幼儿园不堪重负。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目前我市幼儿园超班额现象较为严重和无证无照幼儿园较多。按照国家规定,幼儿园小中大班额分别是25、30、35人,省允许班额放宽至30、35、40人,但是我市绝大部分幼儿园超班额,有的超班额情况还相当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有社会需求,公办幼儿园又容纳不了大量外来民工子女入园,许多无证无照民办幼儿园也就应运而生,这些条件差、卫生状况堪忧、安全防范薄弱的民办幼儿园的存在,较大地影响了我市的教育形象。

2、城区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还较差

由于规划新建学校和改扩建学校没有实施到位,导致目前尚有不少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甚至可以说较差。如实验小学占地约19亩,按标准只能接纳700多名学生,而现实验小学在校生达2894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澄江中心小学校舍安全鉴定不达标(为C级),且有渗水和墙体变形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城南、北大街、虹桥、大桥、环南路等小学存在缺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无标准运动场地等问题,均达不到省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3、城区学生交通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

我市城区部分区域在学生上下学时段,交通阻塞严重,造成很大的交通安全压力。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部分学校规模过大。如江阴高中初中部、实验小学和城中实验小学东校区的学生都接近3000人。二是部分学校分布过于集中。如江阴高中初中部和实验小学、城中实验小学东校区和实验幼儿园东校区、南菁中学初中部和暨阳中学、辅延实验小学与辅延幼儿园等。

4、部分乡镇学校过于集中

受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双轮驱动,部分乡镇撤并学校的力度和速度过快,造成学校太集中,学校规模过大,服务半径过大,学生上学距离较远,花费时间较多,就学不便。如有的乡镇学校,在现行校车运行体制下,上学接送学生超过5趟,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给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带来一定困扰,同时也对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三、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的建议

(一)尽可能保留城区教育资源

随着城区学生生源(含外地生源)逐年增加,在当前我市城区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保留城区教育资源。对《江阴市学校布局规划(2008-2012)》中,规划由市政府收回的江阴高中初中部、北大街小学、虹桥小学、城中实验小学老校区、澄江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全部保留,根据区域人口等情况,重新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化解就学矛盾,满足人们群众的就学需求。另一方面,从近几年我市政府投资学校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看,城区由于拆迁、规划和交通组织等工作难度相当大,获取新的教育资源相当艰难,所以已有的教育资源一旦失去,再想获取是非常困难的。

(二)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

1、按需补充初中教育资源

随着城市西组团的发展,城西地区应尽快对江阴高中实验学校进行改造和启动城西中学建设;城东老城区由于人口密集,建议保留现江阴一中初中部并对该校进行整体改造;城南地区加快推进立新中学建设。

2、不断优化小学教育资源

一是加快推进实验小学北校区、新澄江中心小学建设,放大我市优质小学教育品牌。二是进行城南片区小学新建规划论证,并尽快启动建设,解决城南片区学生就学的急需。三是策应现代滨江花园城市“一江一河”区域建设,对城北地区小学的布局重新进行规划论证,并逐步实施。四是尽快解决城东地区小学资源紧缺现状,规划新建一所一定规模的小学缓解就学矛盾。五是论证新市民子弟学校建设,解决城区新市民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六是适当保留和建设村级小学,特别是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和距离中心镇区较远的村,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迅速放大学前教育资源

一是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认真落实《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澄政发[2011]53号)文件,按照“四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和有关规范,结合周边居民居住情况和幼儿园布局情况,规划、审批、建设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迅速放大学前教育资源。二是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所在乡镇(街道)统筹安排,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理顺管理体制,由责任管理单位(部门)及时接管并投入使用,不得易作他用,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意见》。三是乡镇要合理建设、保留和办好村园,从根本上解决无证无照幼儿园办园问题。

(四)急需凝聚中职教育资源

根据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中等职业学校三校建设的总体思路,将中等职业三校建设列入新一轮学校布置整体规划,优先在近2年内完成江阴市中等专业学校易地新建,同时做好临港新城、江阴经济技术高新区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规划论证,适时启动建设,力争通过一个五年规划,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三校建设,加快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我市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五)加快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分布、城镇总体规划的新形势,结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小班化教学、学校规模适度),合理把握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和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间的关系,尽快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论证、编制工作,制订我市近期(五年)远期(至2030年)的学校布局规划,通过市政府决策,人大批准,以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促进我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名市。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