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调查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时间:2017-12-08)  点击量:
     

    一、卌载磨剑,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稳固江阴人力素质基石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库、智力源。江阴学院是我市唯一一所普通专科高校,从1977年“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江阴学院前身)首次正式招收大专性质的脱产学历班起,历经四十载,培养了5万多名高素质的实用人才,为江阴缔造“苏南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本地化、接地气的人才支撑,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江阴本地学子圆梦大学的务实之选。目前,学院占地452.51亩,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4000多名全日制学生,设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纺织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等7系3部37个专业。

    1、提升内涵,在学院建设上谱新篇

    办学方针有亮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将德育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全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有看点。致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人才、培养骨干、技能竞赛等方式,形成了一支高质高量的教师队伍,358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14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44.7%。继续教育工作有特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已形成了在籍在册生超过8500人、年培训人数超过8000人的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成为江阴市民的“学习中心”、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心”和江阴信息化的“考试中心”。

    2、量质并举,在学生培养上谋新招

    内外兼修,在招生上下功夫。在全省高考生源逐年下降、本科招生持续扩大的挤压下,对内紧抓江阴本地生源,成立江阴市职业教育联盟,把9所职业院校以及18家与学校合作紧密的规模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3+3”人才合作培养新模式,今年招收本地生源190多名,一改多年本地生源持续在个位数上徘徊的局面。对外广吸外地生源,抓住外地中职院校校长在学院培训有利时机,宣传发动,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自上而下扩大生源,目前生源拓展到湖南、贵州、西藏等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在育才上求突破。围绕“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海澜集团、长电科技等当地企业紧密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人文关怀,在情感上聚人心。关心关注学生日常生活,通过中秋送月饼、国庆自助游等方式为外地学子送去温暖和关怀,增强学生归属感,学院近70%的毕业生留在江阴工作生活,为江阴制造业的发展培养城市工匠。

    3、强化支撑,在产学融合上拓新路

    项目合作促融合。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与华宏科技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液压龙门剪断机等项目研发,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教学工厂”促融合。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教师兼职队伍,学院定期抽调老师到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带职,学习先进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企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为学生上课,改进教学内容。人才培训促融合。加强培训平台建设,以“一线人才的培养中心”、“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和“技术创新的服务中心”为载体,围绕地方产业发展,为纺织、机电、计算机等产业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形成“江苏省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多个培训基地。

    二、百舸争流,江阴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压力

    尽管我市高等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周边县市相比已明显落后,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已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高等教育不“高”,缺失高质量的本科院校。在“二高”之一的高铁即将开工建设的当前,没有本科院校对于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江阴来说是个硬伤,对筑巢引凤、高层次人才集聚带来了制约,对产业融合、经济转型升级缺少了助力。对比周边,不足明显,昆山拥有杜克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张家港引进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大学已成为县市级大学翘楚,慈溪更是出类拔萃,先后引进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加上原有的大红鹰学院,后发潜力非同一般。隔江的靖江今年也将迎来第一批由本地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二是硬件条件不“硬”,江阴学院存在严重短板。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全日制学生生均占地面积59平方米,按照7000人规模(江阴学院现有4000多名全日制学生,8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按照3名非全日制学生折算1名全日制学生标准,江阴学院等同于现有全日制学生7000多人),江阴学院需要620亩才能符合办学条件,而实际占地452亩,名不副实,如果上级教育部门加以认真核查,情况堪忧。

    三是产学融合不“深”,创新支撑还处于初级阶段。江阴学院作为一所专科院校,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人才支撑和科研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限于专科院校的眼界和能力,学院和企业关系还停留于传统合作模式,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校企工作室模式、常熟理工学院校企共建学院模式仍存在一定差距,科研成果产业化还任重道远。

    四是体制机制不“活”,教学办学遇到瓶颈。江阴学院除遭遇本科扩招后带来的招生瓶颈外,其办学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发展。作为市属院校,经费支出要经过财政部门严格审核,对部分科研教学价值大、价格高的仪器设备只能“望洋兴叹”。此外,按照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的教技〔2016〕3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总额的50%。”常熟理工学院按照这一政策,充分调动了学院老师的积极性,产学研硕果累累,然而我市尚未执行该政策,受制于各项财经规定,校企合作阻力重重。

    三、他山之石,拓展县市举办高等教育新思路

    本次专题调研,我们先后考察了靖江市的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慈溪市的宁波大学宁波科技学院、大红鹰学院,常熟市的常熟理工学院,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除了常熟理工学院是自身发展起来的,其他3所大学都是当地市委市政府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引进而来,经过几年发展,已逐步融入、反哺当地,作用日益明显,贡献日趋增大。

    一是完善教育体系。靖江市、常熟市、慈溪市都建立了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覆盖,本地学生可以足不出市就完成本科学业,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二是加强人才支撑。学校紧贴企业,专业紧贴产业,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服务靖江造船、机电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常熟理工学院服务常熟光伏、汽车、纺织等产业,宁波大学宁波科技学院服务家电、化纤轻纺、机械轴承等产业,构筑产业人才集聚高地,提升地方竞争力。常熟理工学院升本后,十年共有1万多名毕业生留在常熟工作,有效填补了本地学生外流的空缺,夯实了人才储备,加快实现“人才红利”。

    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靖江市在2014年引入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后,实现了“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带动了新港城片区的城市建设,产学研合作更是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动力。常熟理工学院已成为常熟市的招牌,校企合作广泛,产学融合紧密,其汽车工程学院、光伏学院就是为支撑当地产业应运而生。慈溪市更是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以高等院校的引进来推动慈溪科教园区建设,集聚科研机构,破解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智力瓶颈,助推家电、化纤轻纺等产业发展。

    四是打响城市品牌。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诸如斯坦福大学之“硅谷”,北京海淀区大学群之中关村,发展高等教育,将会提升城市知名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领。常熟理工学院几易其名,仍不改“常熟”属性,就在于学院对扩大城市知名度带来莫大的好处,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无疑是免费宣传了一回,而产学融合的驱动效应——常熟理工学院和奇瑞路虎汽车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更是奠定了常熟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地位。

    四、百年大计,谋定江阴高等教育发展大局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市正处于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1310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引进两所本科院校的宏伟目标,市人大也作出决议,高度关注“1310工程”的推进。我市各方努力与多所院校展开了合作办校的洽谈。目前除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正式协议、与西交利物浦签订备忘录外,进展缓慢。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要凝心聚力,高度重视,共谋高等教育发展大计。要坚定信念,凝聚共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引进一到二所重点本科院校,在土地供给、基础建设、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围绕国家战略和我市产业结构,合理配置高校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高教资源共建共享。要先易后难,按部就班,引进拥有自主招生指标的本科院校,减少办校阻力,工程建设可循序渐进,分期多批,缓解资金压力。常熟理工学院升本不过13年,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上独辟蹊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常熟市政府还出台《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十三五”校地互动发展规划》,促进校地合作。

    二要立足本土,强本固基,发展应用型、实用性高等教育。要明确定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应用型高校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学院特色,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紧密对接,有效提升高校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补齐短板,借“1310工程”之东风,适当扩大花北路项目拆迁范围,为江阴学院办学留足土地空间。要“凤凰涅槃”。鉴于当前国家严格控制本科院校规模,公办专科院校升本不易,可探索先将江阴学院转为民办、再尝试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新思路,为江阴实现本科梦开辟新路。要本地联盟,打破传统思想束缚,深入宣传“3+3”新型办学模式,引导鼓励中职院校学生报考江阴学院,确保本地生源不流“外人田”。要产学融合,把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理念贯穿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全过程,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训,尝试新型“工作室制”,探索校企间人才资源交流机制和校企双导师制,加强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要合力推进,完善政策,营造高等教育发展环境。要转变思路,加快简政放权步伐,正确处理政府管理服务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关系,逐步形成高校自我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认真谋划成立高校主管机构,研究制定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宏观层面厘清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及措施保障,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改进投入方式和结构,适当提高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高校内涵提升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以更优更活的人才政策重点引进具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教学经历的高端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完善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既要引得进,又要留得住;要完善内部培养机制,健全培养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高层次师资队伍。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