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调查研究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在提升发展中打造江阴旅游升级版
    (信息时间:2017-02-04)  点击量:
     

    近年来,江阴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健全,设施日益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兴旅游城市,但江阴旅游影响力不大、带动力不强、知名度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前阶段人大研究会就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发展江阴旅游产业这个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问题

    对比中央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省和无锡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定位,特别是对比周边城市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江阴旅游产业发展主要存在重视不够、体制不顺、发展滞缓、后劲乏力等问题。

    1、重视不够、定位不高。纵观周边先进县市,他们的旅游业之所以发展得好,首要原因就是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始终高点定位,真正把旅游产业作为一项事关地方发展的大事来抓,既不轻视忽视,也不急功近利。早从“十一五”开始,昆山就把旅游业定位成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常熟就把“旅游活市”作为仅次于“工业立市”的第二大发展战略,宜兴就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列的三大产业之一,十多年如一日地加大投入、强力推动,仅财政安排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昆山、常熟就已分别达到每年1亿元、3000万元的水平。而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更多是职能部门在抓,无论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还是市委政府历年的总体思路,都没有把旅游业真正上升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高度,更缺少像昆山、常熟等市旅游委员会那样强有力的高位领导,缺少对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的持续增长的资金投入、项目支持。

    2、管理分散、体制不顺。受制于多重因素影响,我市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全市旅游景点中,除嘉茂国际花鸟园、海澜马术等为民营外,其余大部分景点性质均为国有或集体,呈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弊端(如鹅鼻嘴公园、中山公园等城区公园及徐博园、赞园、军博园归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徐霞客故居归文广新局管理,君山公园归宗教局管理,渡江战役纪念馆归民政局管理,华西村、农科园、观音博览园归当地政府管理等等),导致在旅游的要素配置、景区整合、宣传推介上缺乏全市域整体规划,阻碍了精品线路的打造、规模效应的形成与品牌效应的发挥。尤其是2008年成立的国资公司——江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在实际经营中思路出现偏差,导致政企不分、权力叠错,理念陈旧、活力不足,在资源集聚、滚动开发、做强旅游上尚未达到预期目的。

    3、档次不高、发展滞缓。从旅游景区看,我市有A级景区8个,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点30多个,多于张家港,但少于昆山、常熟,而代表旅游景区最高水平的5A级景区,昆山、常熟、江阴各有1家,前两市的度假区规划建设经营有序推进,而我市的徐霞客休闲旅游度假区批复一年多,尚未实则启动。特别是近几年旅游业从以游览观光为主的前旅游时代向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后旅游时代转型过程中,我市旅游业未能把握趋势,至今仍停留在小门票经济,旅游衍生品极少、产出值极低,产业链基本未成形。一些老景点如鹅鼻嘴公园等由于长期缺少资金投入和硬件升级,吸引力逐年下降,走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4、项目偏小、后劲乏力。近年来,我市城乡均新建了不少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生态园等旅游项目,但多为静态性、教育性的景点,纯粹围绕建筑单体做文章,缺少能让广大百姓、学生参与的大型互动项目,导致市场开发深度有限,有“亮点”但却很难成“热点”、“卖点”。更为重要的是,相对近两年来全市工业数百亿的招商成果、项目投入,我市旅游业招商引资相对滞后,既缺少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那样具有巨大震撼力的大手笔投入,也缺少常州恐龙园、嬉戏谷那样具有广泛吸引力的龙头型项目,导致全市的旅游项目普遍产业规模不大、留客时段不长、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二、建议与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江阴旅游业已经到了必须解放思想、高点定位,突破机制、创新体制的关键阶段,江阴要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就必须主动顺应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更加强烈的赶超意识、争先意识,切实健全完善“四大机制”。

    1、整体联动机制。改变目前部门单打独斗、区域各自为政的现状,把江阴旅游业放到更大视野、更宽领域中去思考、去策划、去推进。

    (1)强化部门联动,实现高位领导。旅游业是一个横跨三大产业的综合性产业,涉及文化、宗教、农林、环保、建设、交通等诸多部门,仅靠园林旅游局一个职能部门去发展,无论是统筹协调还是落实推进,力度和能力都远远不够。建议学习苏州县市的成功做法,打破部门门槛界线,成立市旅游委员会,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统一策划、统一形象、统一考评、统一监督管理,使做大做强江阴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市各级的自觉行动。

    (2)加大工作力度,实则启动旅游度假区。目前,江苏徐霞客休闲旅游度假区已成功申报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应立即成立和启动运作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以我市第三个省级开发区的定位来规划、建设、开发和管理,将其打造成休闲旅游的示范区、霞客文化的体验区、中国旅游品牌的集聚区。同时借鉴昆山在330平方公里范围内“区镇联动”、集聚全市70%旅游产业、下活旅游一盘棋的成功实践,尽快整合南部六镇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资源,放大园区效应,共同拓展市场,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旅游产业链、度假区。

    (3)强化区域联动,实现合作共赢。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城际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建议一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各大旅行社的合作,把华东沪宁线旅游以及苏南苏北连游的部分客流吸引到江阴,推动江阴尽快融入长三角特别是苏锡常旅游资源的区域一体化,形成更加稳定的客源主体、旅游收益;二是加强与中国旅游霞客联盟城市的合作,高举徐霞客这面旗帜,借鉴上海世博会、常州花博会的做法,实现合作成果在江阴的实体化、产业化;三是加强与影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媒介的合作,提炼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品牌描述、宣传口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推介网络,全面提升江阴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2、产业融合机制。充分依托、放大江阴现有优势,把旅游业放在发展文化产业、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在互动共生中开拓新路子,释放新能量,创造新优势。

    (1)加快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江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资源的旅游化,通过演艺、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高雅的文化通俗化,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培育旅游特色。一手抓旅游资源的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江阴的青山名起来,秀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拉长旅游链条,真正为游客提供“有文化的休闲”和“有休闲的文化”。

    (2)加快与新型工业化相融合。发挥江阴工业经济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融入旅游元素,使工业设计、生产、营销过程成为一道旅游风景线,增强工业文明的内涵和美感;在旅游业发展中体现工业文明成果,把工业化的技术、产品、理念注入旅游业,提升旅游业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通旅游与工业“联姻”的通道,使两者相得益彰,让江阴涌现出更多的像海澜飞马水城那样的大手笔。

    (3)加快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在江阴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实现规划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与旅游相适应,推动现有农业园、农家乐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江阴农村、农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

    3、龙头带动机制。从实践来看,无论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多丰富、形式有多样,真正产生最大影响、集聚最广人气、带来最多收益的都是少数龙头景区,其余都只是补充,就像昆山的周庄、桐乡的乌镇、姜堰的秦潼等等。建议牢固树立旅游项目也是产业项目的理念,改变目前以镇街为主、多点开花、分散建设的做法,以大招商建设大景区,实现大突破。

    (1)引进一流主体。只有一流的企业,才能建成一流的项目。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吸引田园东方集团等国内具有较强景区开发实力的专业集团来我市投资,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建设高端旅游项目,彻底扭转目前景区开发规模小、档次低、分布散的现状。

    (2)打造龙头项目。客观地讲,无论是江尾海头、要塞风光、环城山体等山水资源,霞客故里、三刘故居、学政遗址等文化资源;还是兴国古塔、顾山红豆、长泾老街等历史遗迹,华西新村、欧风新桥、海澜马术等现代景观,都只能让江阴旅游产业维持现状,没有创意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江阴旅游产业的异军突起就是空中楼阁。因此,从尽快见效的思路出发,建议以徐霞客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依托,以徐霞客走过的名山大川为基础,以创意旅游为核心,通过重组、整合现有静态旅游要素并加以模型化和动态活化,推出集乐园、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做精、做特、做绝、做出轰动效应,在最短时间内打响品牌、造强声势、集聚人气。

    (3)建设旅游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将原来只有单一功能的景点打造为集观光、休闲、餐饮、会展、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业态空间,能够极大地拓展旅游内容、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城市功能区。建议在更加凸显世贸旅游综合体旅游功能,加快海澜飞马水城建设的基础上,主动顺应旅游综合体建设的新趋势,依托滨江旅游资源、锡澄运河轴线、城市南部山体和华西新市村、青阳礼佛休闲、月城水乡体验等,精心打造一批以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为特色的高品质旅游综合体,完善城市片区功能品位,提升江阴旅游整体形象。

    4、多元投入机制。无论是国内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还是江阴旅游业发展的多年探索,都充分说明,靠财政大规模投入发展旅游产业,既不现实,更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只有真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江阴旅游业才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1)强化政府引导。我市目前有年6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远低于昆山、常熟的水平。建议还是应加大财政对旅游规划、旅游宣传、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体现市委政府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导向和鲜明态度。

    (2)重组旅游集团。适时对现江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法重组,建立“徐霞客旅游集团”,作为受市政府委托的国有大型旅游投融资集团,立足徐霞客休闲旅游度假区,负责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投资、招商、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实现与房地产、商业、文化、创意、旅游装备品企业等结合,构建“景区、酒店、旅游商品、旅行社、旅游地产”五位一体的旅游产业新格局,最终实现江阴旅游业的整体上市。

    (3)广纳社会资本。针对当前江阴旅游产业、旅游项目投资能力弱、融资手段和渠道单一、多元投资体系机制尚未建立、资本市场没有形成等问题,建议依托江阴上市企业众多、社会资本充足的优势,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让江阴涌现出更多的像华西、海澜那样的热心旅游业、投资旅游业的大企业、大集团。

    (4)推进市场运作。学习乌镇等地做法,科学规划、加强监管,推进景区的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通过转让、租赁、委托经营,或政府参股、部门成立经营公司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引入更先进的经营理念,减少竞争性项目的风险,让江阴旅游产业真正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江阴市人大工作研究会

    2016年12月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37号-1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